(照片來自互聯網)
3月20日9時55分,兩輛裝載貨物運輸的保稅車輛由武漢海關所屬鄂州海關施加關鎖后駛出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順豐國際性貨柜,經卡口自動抬桿離境運往武漢天河國際性國際性機場,搭乘當日起飛的國際性航班運往比利時。
這是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順豐國際性貨柜正式投入使用后第一批貨物運輸出口,該批貨物運輸在花湖國際性機場完成魚坑、裝車、報檢、離境等系列相關手續后貨物運輸至天河國際性機場出口。第一批貨物運輸的成功出口,不僅標志著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順豐國際性貨柜已完全具備進出口貨物運輸處理能力,為下一步國際性客運航班的投入使用打下基礎,同時也切斷了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和武漢天河國際性機場間的物流通道,同時實現了兩個國際性機場之間“共享資源航班、共享資源A333、共享資源監管資源”的“雙交通樞紐”方式。
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是亞洲個、四個客運交通樞紐國際性機場。為支持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打造出國際性航空公司客運交通樞紐,武漢海關以“智能、集約、方便快捷、高效率”為目標,集中南可資源,組織工作碩士班,加速推進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客運碼頭公共設施建設,創新優化監管方式,打造出智慧客運碼頭。
客運碼頭開建對外開放以來,為同時實現客運航班投入使用提速,武漢海關召集各方形成合力,切斷通關流程,成功助推客運碼頭比預期提前三個月達到通關條件。
4月初,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將投入使用鄂州—比利時列日首條國際性航班,同時實現從“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到“鄂州花湖國際性國際性機場”的升級。
“登岸”新平臺
此前,順豐集團與武漢東湖綜合自貿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兩方將整合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武漢東湖綜合自貿區機能優勢,合作運營光谷城市貨柜。這是湖北省“牽手”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的城市貨柜,將為光谷范圍內近千家外向型民營企業開拓“登岸”新平臺。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即將投入使用國際性客運航班,合作兩方為光谷城市貨柜再開一扇“世界之窗”,將推動花湖國際性機場盡快向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同時實現航班覆蓋,助力武漢都市圈對外開放產業科創式、產業化發展。
資料顯示,光谷城市貨柜位于東湖綜合自貿區客運碼頭作業區內,由武漢東湖綜合自貿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是集清運、預安檢、報檢等機能于一體的前置航空公司貨柜,現已納入國家綜合客運交通樞紐補鏈強鏈項目庫。
東湖綜保區建設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民營企業通過航空公司運輸進出口貨物運輸時,可在城市貨柜里完成通關相關手續及收發貨,無需往返國際性機場辦理。” 根據協議,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空港客運碼頭機能將延伸至東湖綜合自貿區。武漢新城民營企業將通過光谷城市貨柜高效率方便快捷的一站式作業和暢通的“自貿空中之路”,進一步降低進出口運營成本,縮短貨物運輸運轉周期,推動武漢都市圈對外開放產業科創式、產業化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順豐航空公司還與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合作,兩方將在鄂州成立一家商用飛機維護、修理和大修(MRO)合資。新科工程公告指出,該合資將在獲得監管部門批準后,在被指定為湖北國際性物流交通樞紐國際性機場的鄂州花湖國際性機場運營新建的機身MRO公共設施。ST Engineering將擁有合資公司60%的多數股權,其余40%由順豐航空公司持有。合資公司的個公共設施預計將于2025年準備就緒。(來源:央廣網、電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