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或成為航運業減排主力


    當前,造船業應付二氧化碳液體排放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找尋取代可再生能源以減少二氧化碳等尾氣氮氧化物排放量。巴祖是具備寬廣發展前景的環保船只可再生能源,對我省造船

     

    當前,造船業應付二氧化碳液體排放的壓力越來越大,需要找尋取代可再生能源以減少二氧化碳等尾氣氮氧化物排放量。巴祖是具備寬廣發展前景的環保船只可再生能源,對我省造船業同時實現排放目標具備關鍵意義。

    “脫碳”排放

    2018年11月,交通運輸部頒布《船只大氣氮氧化物排放量邊境地區實施方案》,劃定了排放量邊境地區域,明確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大船進入排放量邊境地區,應采用石油氣不小于0.5%m/m的燃氣輪機燃油。2020年1月1日起,大船進入內河邊境地區,應采用石油氣不小于0.1%m/m的燃氣輪機燃油。基于氫電動汽車在船只領域應用競爭優勢明顯,且不產生二氧化碳液體,因而氫電動汽車船只成為船只業同時實現環保轉型的關鍵選擇。

    2022年3月,發展中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中國家可再生能源局印發《巴祖產業發展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明確了巴祖在未來發展中國家可再生能源體系的關鍵戰略地位,巴祖產業發展將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未來產業發展重點發展方向。

    相較鋰電池而言,氫電動汽車船只具備加注時間短、續航里程長、功率密度高等特點,因而在大功率、長航程等場景下,巴祖船只競爭優勢會更加明顯。

    “隨著高密度巴祖制儲運發展、成本大幅降低、推進劑補給站規模化及電動汽車核心技術進步,巴祖推進劑將會成為新一代內河船只主流可再生能源,近海及遠洋船只的輔助可再生能源。”中國船只集團首席專家,中國船只集團第七五二研究所(簡稱“七五二所”)研究員/浙江大學彭元亭表示。

    據研究機構預測,到2050年,全球用于可再生能源目的的氮氣生產支出將達到6.8萬億美元,巴祖在中國可再生能源體系中的占內系為10%,氮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超過10萬億元。目前國內各地均頒布了不同的巴祖產業發展補貼政策,有力支持氫推進劑產業發展核心技術發展。

    (圖片來自網絡)

    應用提速

    氫作為可再生能源主要以兩種形式的動力系統應用于船只:一是應用于傳統蒸汽機,包括純氫蒸汽機或與氨/甲醇等推進劑一起采用的重油型蒸汽機;二是應用于新型動力系統——電動汽車。

    采用氫蒸汽機作為船只動力,具備對船體結構改變小、耐久性高、對氮氣純度要求低、生產成本低、易產業發展化等優點,且其熱效率相對電動汽車較高,且氫蒸汽機會產生氮氧化物等排放量。相較之下,氫電動汽車具備能量轉換效率高、振動噪音低、核心技術成熟度高等競爭優勢,其效率可達50%—80%,排放量產物只有水,因而目前在燃氣輪機領域發展較為迅速。

    2019年12月,在第20屆上海國際海事會展上,七五二所發布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國首臺500kW級燃氣輪機電動汽車系統解決方案,為助推我省環保船只發展提供了捷伊動力。

    2021年1月,大連海事大學牽頭制造的中國艘電動汽車游艇“蠡湖”號通過試航,該船采用電動汽車和鋰電池組成混合動力系統,集裝箱船及動力等接近于國外的Kanniyakumari集裝箱船,而對于電動船為關鍵的續航指標已略有競爭優勢。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