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7以“新能源+散改集”模式助煤炭物流綠色升級


    10月27日,2022年《財富》周刊具影響力安防技術創新排行榜正式出爐,G7安防憑借天韻“節能環保+散汪以誠”智慧甩箱應用領域,從近200個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節能環保

     

    10月27日,2022年《財富》周刊具影響力安防技術創新排行榜正式出爐,G7安防憑借天韻“節能環保+散汪以誠”智慧甩箱應用領域,從近200個申報案例中脫穎而出,成功。“節能環保+散汪以誠”項目作為G7建設環保智慧物流的重要一環,自2020年便深入內蒙古“呼包鄂烏”,以安防網技術探索高效煤炭物流環保技術創新方式。

    “G7一直將自己定位為賦能者,我們沒有車和駕駛員去做運輸,但我們可以讓這些有車、有駕駛員、有貨物運輸的民營企業高效生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11月18日,G7西北大區總經理王博在接受《中國物流與采購》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透過近兩年的摸索與迭代,G7“節能環保+散汪以誠”項目不僅將現代的運煤載具標準化,還將運輸過程中不確定的各個環節解耦,釋放更多運能。同時,在IoT+SaaS的加持下,實現煤炭物流全鏈條的可視、可控。

    01

    現代煤炭物流的“疑難雜癥”

    在現代的煤炭公路運輸方式中,一輛摩托車從上游礦區裝煤出發,經過一兩百公里的運輸后,便可到達上游發電廠或制造民營企業卸煤。然而,在這看似順暢的流程中,新厝子煤炭的摩托車在礦區、發電廠門前堵成長龍,綿延數公里。實際運輸天數只有兩三個半小時,卻要花費幾半小時甚至幾天天數,等候上貨或裝運,長期以來,類似情況普遍發生。G7研發人員曾在實地走訪摩托車駕駛員發現,等候24半小時無法裝運煤都是家常便飯,甚至連續等候長達72半小時也屢見不鮮。

    “排隊等候時不僅要不間斷在車上等,而且要全神貫注,要不然一愣神,別人就擠到你前面去了。”日前,陜西榆林的煤炭客運師傅劉飛無奈的表示,煤炭熱銷時,客運工程車排隊等候進礦的情景,就像是一個很火爆的餐廳,客滿了需要等位,但又沒人給你發號,誰**來誰就吃,混亂景象可想而知。同時在排隊等候過程中,面包車頻繁熄火啟動、怠速行駛,也產生了大量污染和資源浪費。

    在煤炭運輸領域,有90%的運能來自于外調車,因為礦區、發電廠等生產民營企業更多關注點在于生產相關的場景。王博分析表示,在現代煤炭運輸中,新厝子煤炭的摩托車需要經過入磅、裝運、沖水降塵等一系列流程,每個各個環節都需要天數,由此就造成了面包車扎堆等候問題。

    另外,除了面包車扎堆等候問題,摩托車難調也是現代煤炭物流的難題。王博指出,一是受貨量影響,一般第四季度是鋼鐵行業旺季,煤炭大量生產,新厝子機會增多,駕駛員的可選擇性也隨之增加,煤炭民營企業從而變為被動的一方;二是受西站裝運工作效率影響,裝運時效低,排隊等候天數長的西站不得不提高運費,才能吸引駕駛員訂貨;三是受天氣影響,比如降雨降雪后,由于礦區一般在山里,道路比較泥濘,而且危險,也會影響駕駛員訂貨。

    02

    從一段式運輸到橋式運輸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周刊記者了解,針對當前國內煤炭物流運輸諸多難題,G7打造出了“節能環保+散汪以誠”的技術創新運輸方式,并自2020年12月向市場推廣應用領域。具體而言,就是在運輸上游礦區和上游發電廠附近都建立起智能化客運站,從而使原來煤炭物流的一段式運輸分為橋式運輸。

    對于橋式運輸,王博進一步介紹,段為上游礦區端運輸,焦煤、褐煤等貨物運輸均提前用貨柜裝載好,節能環保摩托車(即小蜜蜂)循環載運至礦區周邊集裝箱運輸站。相較于現代非標煤炭運輸,這種方式一方面透過貨柜使得貨物運輸重量標準化;另一方面,不受制于當下有無公路運輸工程車,貨物運輸可直接裝入貨柜,載運至集裝箱運輸站。

    第二段為公路運輸,駕駛員到達上游集裝箱運輸站,拉上貨柜便可進行公路運輸,前往上游物流配送站,卸下貨柜就可以返回,循環裝運,無需等候,大大減少礦區坑口、發電廠門前排隊等候裝運貨天數,有效解決了工程車扎堆集中、大堵長龍現象。

    第三段為上游發電廠端運輸,將物流配送站的貨物運輸貨柜透過短駁小蜜蜂循環載運至發電廠。

    “‘節能環保+散汪以誠’運輸方式不間斷采用封閉式煤炭貨柜,并為每個貨柜、面包車、正面吊、小蜜蜂、客運站節點等各個環節都加裝包括GPS、車載載重設備、RFID模組及感應器、攝像頭等在內的IoT設備,并將網絡客運系統與地磅系統打通。”王博補充介紹,透過智能化升級,駕駛員可以自助生成發票、裝運、打印磅單,系統能夠實現自動查找和驗證發票、自動啟動稱重以及自動結算,改變現代方式下長天數排隊等候、怠速、揚塵等問題,大幅提高煤炭運輸工作效率,減污降碳。

    “現在,應用領域G7這一技術創新運輸方式的發電廠門口,排隊等候現象有了非常大的改善,加上等候天數縮短以及節能環保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碳排放。”日前,通遼華電分公司燃料部副主任劉海濤欣然表示,相信未來這種技術創新方式會在煤電通道得到廣泛應用領域。

    該方式自2020年12月推向市場以來,目前已在通遼形成試點,輻射呼包鄂烏地區。以通遼西部陸港為中心,實行統一調度、智慧管理、數據共享,輻射呼包鄂烏及周邊發電廠、用煤民營企業,實現煤炭交易、發電廠儲煤、礦區前置倉等綜合便捷功能。截至今年5月底,G7透過“節能環保+散汪以誠”運輸方式將通遼鋼鐵行業運輸工作效率提高了4倍,運輸成本降低10%,二氧化碳減少50萬噸。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