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遞企業競逐末端市場,贏面何在?


    沉寂了良久的快遞尾端消費市場又迎來了卷土重來者。
    近日,極兔快運的驛業務發展“極兔鄰里關系”在全省悄然鋪展。全面覆蓋超340個城市,賦能少于1億個街道社區和縣

     

    沉寂了良久的快遞尾端消費市場又迎來了卷土重來者。

    近日,極兔快運的驛業務發展“極兔鄰里關系”在全省悄然鋪展。全面覆蓋超340個城市,賦能少于1億個街道社區和縣區,提供寄取件和快遞柜服務。

    很顯然,極兔并不想把尾端的使用者資源拱手讓人。

    7月5日,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本報記者專訪時則表示,快遞民營企業爭先產業布局尾端,但尾端的“營生”并不好做。從目前來看,快遞民營企業在尾端還未有勝算。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得尾端者得天下

    快遞尾端的驛所連接的顧客數量眾多,快遞民營企業看中這一巨大的**優勢,試圖將這些**展開變現。

    除基本的快遞業務發展,快遞民營企業還在零售上嘗試產業布局,較為常見的是將快遞與超市、生鮮超市、街道社區網購等業態相結合,以期進入捷伊領域并有所突破。

    今年6月,極兔快運開設了名為“極兔鄰里關系”的尾端驛業務發展。根據極兔鄰里關系的官網資料,極兔鄰里關系提供驛服務、驛共配和快遞柜三種服務。

    多位業內人士則表示,極兔鄰里關系業務發展從去年已經開始嘗試,將順豐的鄰里關系驛展開改造。據悉,從今年2月已經開始,極兔已經開始向全省范圍大規模擴張驛業務發展,業務發展類型類似此前的順豐鄰里關系,依舊以加盟方式為擴張手段。

    事實上,順豐鄰里關系從2015年就已經已經開始起網產業布局,2020年5月,鄰里關系驛的數量少于了2萬余個,縣區覆蓋率達到93%,能輻射到新疆、青海等偏遠地區。按照計劃,2022年底,順豐的鄰里關系驛規模要達到5億個。不過隨著順豐集團選擇以68億元將國內快遞業務發展賣給了極兔快運,其中的3.7萬多個順豐的鄰里關系驛也被極兔收入麾下。

    而在極兔之前,其他快遞民營企業早已在尾端跑馬圈地。

    順豐在2016年建立了爸爸驛,隨后又在爸爸驛的基礎上,建立了以兼顧寄收快遞的實體超市“爸爸菁選”,店面面積約為50~60平方米,商品SKU約600,產品包含生鮮、零食飲料、日常用品等,滿足使用者的日常生活需求。韻達快遞打造了“歡貓街道社區”,同樣采用快遞+零售方式。中通則在2018年建立了兔喜驛。中國郵電則在成都開設了蓉郵生活超市,采用“郵電網點+商超+街道社區網購+郵樂小店”的方式,打造具有郵電特色的新零售平臺。

    不止如此,快遞民營企業還落地了各自的快遞柜國際品牌,為驛的消費市場覆蓋范圍填空。

    (圖片來源于網絡)

    引流成為發展關鍵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放眼全省來看,屌絲驛的數量少于17億個,順豐的城市驛、鄉村共配店加起來少于17.9億個,中通的兔喜超市和順豐的尾端店面均少于8億個,而韻達的尾端店面也有近8億個,隨著極兔的“鄰里關系驛”入局,50余萬家快遞驛正在分割尾端這塊蛋糕。

    為何快遞民營企業如此熱衷尾端消費市場呢?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則表示,快遞驛是快遞員、周邊使用者信息的匯聚點,尤其是對周邊顧客的情況較為熟悉。“而且,在取件和取件上,驛也能把控,比如先出庫淘寶的,再取拼嘍,或是先取中通,再取順豐,使用者的時效感知便會有差異。取件選擇哪個牌子,決定權很大程度上也在驛手中。”

    “但僅僅依靠單一的收發快遞,不足以支撐驛經營,這種盈利結構是很危險的。”趙小敏指出。

    快遞民營企業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快遞驛都會與商品零售展開結合嘗試,這樣一方面能緩解尾端的派件壓力,**履約率,一方面也能通過尾端網點**收入。

    其實,極兔大力產業布局極兔鄰里關系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為嘍賣菜搭臺。據悉,嘍賣菜的提菜點是無法與一些快遞驛共用一家店面的其亟需有自己的尾端資源。而與拼嘍似乎一直綁定著的極兔,就成為能解決嘍賣菜燃眉之急的“及時雨”。

    無獨有偶,中通的兔喜驛也在利用自身的生態圈不斷擴容。7月1日,中通云倉科技消費市場國際品牌部負責人徐永貴在接受《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本報記者專訪時則表示,中通云倉從去年已經開始切入玻璃鋼菜賽道,隨著產品的不斷升級優化,中通將推出自己的玻璃鋼菜國際品牌,而這些玻璃鋼菜中的一部分將會在兔喜店面展開銷售。“一方面我們的玻璃鋼菜能快速度到達尾端,保障菜品的新鮮度,一方面也是為兔喜引入商流,增加尾端驛的收入。”

    不難看出,快遞民營企業正在不斷摸索尾端驛的商業方式發展道路,希望在解決配送問題的同時,還能成為捷伊商業增長點。

    隔行如隔山

    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這一訴求似乎并不樂觀。即使是尾端“一哥”屌絲驛,零售的營生也沒有做起來。“歸根到底還是消費習慣沒有培養起來。”趙小敏認為,在如火如荼的尾端消費市場,快遞民營企業很難孵化出零售巨頭。

    此前《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本報記者在專訪中了解到,某快遞民營企業與山西本土連鎖超市唐久、金虎達成合作,快遞放到超市,一方面利用這兩家超市在山西的尾端店面,一方面增加超市的客**。

    但經過幾年的發展,本報記者了解到該種方式并未走通。不少住宅小區門口的超市放棄了快遞營生,而一門之隔則是屌絲驛,只做快遞寄遞服務。“大量快遞堆積在店面會占用我們的銷售面積,而且消費額并不會因此而上漲,反而影響真正到店購物顧客的行動路線,還占用店員的結賬時間。”一家金虎超市的店長告訴本報記者。

    “快遞民營企業在零售方面并沒有相關經驗,想要做成甚至做好是很困難的。”趙小敏舉例則表示。

    在國外,此前新加坡郵電、日本郵電都在尾端展開過嘗試,但均以失敗告終。在國內,順豐產業布局的嘿客也草草收場。這表明,快遞民營企業在尾端產業布局零售的商業方式還沒有走通。快遞民營企業就要做自己的事情,終也是要回歸到自身的主業上。

    趙小敏進一步分析認為,尾端零售已經形成了自身的行業壁壘,如羅森、全家等,顧客的消費習慣已經被培養,快遞民營企業如果認為只通過收寄快遞就能在零售上實現突破是很難的。“快遞驛大部分都在住宅小區附近,而此時住宅小區周圍必然已有超市、超市等消費場所,用順便做的業務發展去和別人的業務發展競爭是不現實的。”(本文刊載于《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2023年第14期)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