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快遞業務規模達100億人次用了39天、200億人次用了67天、300億人次用了96天,同比依次提早了40天、6天、18天。預計今年一季度,業務規模將少于500億人次。
消費市場的快速發展,也使碳排放問題日益嚴峻。有機構預計,至2025年中國快遞包裝廢物產生量將達到2160億噸。物流企業在享受消費市場紅利時同時,更應該積極弘揚環保發展理念,肩負起社會責任。
4月20日,在聯邦快遞一百周年之際,《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獲邀參觀了其在中國的第一例光伏工程項目——北京昌平空中操作方式站的光伏發電工程項目。該工程項目不僅能為聯邦快遞配送操作方式公共設施提供清潔電力,還積極支持所在園區的可再生能源發電。
“在聯邦快遞近四十年的在華發展中,我始終與中國經濟同頻共振,在中國消費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策略的依據,也緊密吻合中國省外需求和特點。”當天,聯邦快遞中國區操作方式副總裁許寶燕接受《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聯邦快遞自身關于“碳中和”的目標及發展戰略,將進一步促進中國業務的環保發展,更好地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同行。
投入使用第一例光伏發電工程項目
01
據了解,聯邦快遞在亞洲總共有20多處光伏發電公共設施,可提供少于2400億度的清潔能源,減少約1.4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北京昌平空中操作方式站的光伏發電工程項目,彰顯了聯邦快遞致力于在中國乃至亞洲實施基礎建設節能改造、大力推進環保減排的堅定承諾。“北京是聯邦快遞構建亞洲及中國省外物流互聯網的要沖,在聯邦快遞現有的中國國內、亞太地區及亞洲互聯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許寶燕強調道。
光伏發電廠建設須要嚴格遵循中央政府相關規定,考量各方因素。在光伏發電工程項目開工建設之前,聯邦快遞就圍繞規劃選址、資源評定及建設前提等開展了嚴格的準備工作。此外,其也重點落實光伏發電廠工程項目的接網發電前提,并嚴格確保工程項目符合用地、用海和河湖管理、生態環保等有關要求。
日前,北京市印發了《首都標準化發展綱要2035》,通過完善環保發展標準化保障,促進環保北京建設。與此同時,北京市還將大力發展清潔生產技術標準,促進制定工業園區環保升級標準。光伏發電已成為北京市實現低碳發展和大力推進省外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利用的一大關鍵舉措。而聯邦快遞的光伏發電工程項目與北京市促進和實踐“碳達峰”“碳中和”發展戰略和環保發展的要求不謀而合。
“在可持續發展工程項目的立項、審批的過程中,我受到了北京市各級中央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使我能夠高效圓滿地完成基礎建設建設,及以快的速度投入使用。”許寶燕表示,可持續發展須要在技術、制度和監管等多個層面實現創新,我須要合作伙伴、中央政府和法律法規的積極支持,也須要各方協作加碼,共同大力推進環保發展。
《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記者現場了解到,位于北京市昌平區林吉工業園區的聯邦快遞空中操作方式站,其屋頂所安裝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面積達2000平方米,預計年發電量將達到36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