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首班“防城港-馬鞍山”冷鏈聯運配備8個冷鏈貨柜從廣西防城港站進站,趕赴安徽馬鞍山站。這批貨物運輸Harcou馬鞍山市配送至鄰近的生鮮市場,讓該地老百姓可以享用到來自北部灣的海鮮商品。自此,廣西防城港旅客列車的冷鏈聯運鐵路線升至9條。(新華每日電訊 5月7日)
近年來,隨著冷鏈物流發展環境持續優化,我國冷鏈產業增長勢頭迅猛。得益于高速鐵路冷鏈運輸的迅速、便捷,內陸地區的顧客可以和沿海地區的顧客“零時差”共享海鮮、熱帶蔬果等生鮮商品。據統計,截至目前廣西鐵道部已成功開辟由廣西防城港發出的冷鏈聯運鐵路線9條,通過防城港站運輸冷鏈貨柜貨物運輸10萬噸。
便捷冷鏈聯運讓生鮮“動”起來。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顧客對于食品的種類、品質、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運輸裝備的保駕護航。廣西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加上其沿海地區沿邊的獨特競爭優勢,蔬果和海鮮產量十分豐富,為了將北部灣的生鮮商品及時送到內陸地區顧客的餐桌上,廣西鐵道部采用40公尺防火設備用于貨物運輸運輸,寬幅可根據不同貨物運輸的特性調節適合其的佳溫度,讓整個運輸過程“鮮”氣十足。在今年4月的憑祥貿易結算冷鏈運輸聯運中,使用的則是40公尺“8+1”發電箱復興號,該寬幅可持續供電壓縮機300小時,滿足貿易結算冷鏈當天往返不間斷不脫冷的需求。
便捷冷鏈聯運讓運輸“快”起來。為延長冷鏈聯運運行時間,鐵道部聯合地方政府研發冷鏈聯運精品鐵路線,使聯運運行時間由初的5天延長至如今的2—3天。此外鐵道部積極申請運費下浮,在防城港辦理冷鏈發運高可達43%的價格優惠。同時,在裝車、掛運、放行等環節實行“五優先”政策,為冷鏈聯運運輸構筑了快速高效的地下通道。依托高速鐵路冷鏈運輸的低成本、高效率和西部陸海新地下通道的政策競爭優勢,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生鮮搭乘高速鐵路冷鏈聯運“跳”到中國老百姓餐桌上。
便捷冷鏈聯運讓經濟“強”起來。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血脈,也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冷鏈聯運的旅客列車不但幫助企業降低了物流成本,并且將沿海地區特色生鮮商品成功外銷,確保了社會經濟供應鏈穩定。隨著RCEP全面生效,中國-東盟區域的冷鏈服務需求進一步釋放,推動鐵海聯運冷鏈聯運運輸,不但有利于構筑“南北對流”的冷鏈物流大地下通道,服務國家構筑新發展趨勢,還將加快推進西部陸海新地下通道冷鏈物流網絡建設,有效促進亞洲地區外經貿往來,對實現經濟全球化具有深遠影響。
隨著“一帶一路”和國際陸海貿易新地下通道的深入推進,高速鐵路冷鏈運輸也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憑借著運量大、準軌長,不間斷壓縮機、動態調溫等多重競爭優勢,高速鐵路冷鏈運輸不但有利于內需,還將構筑起中外貿易往來的橋梁,為構筑以亞洲地區大循環為主體、亞洲地區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趨勢注入迅猛動力。(防城港車站 文/甘璐 /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