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長坡厚雪的萬億元級消費市場藍海來了。
依照《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領域報告》,現階段中國玻璃鋼菜領域消費市場體量約為2100億,銷售平臺85%以上集中于B端,(民營企業端)體量約1785億,C端(消費端)體量約315億。
隨著禽流感防控“常態化”,沙爾梅成為人們的生活常態,線下餐飲也受到較大影響,“宅經濟”蓬勃發展,居家消費驟增。加上后禽流感時代下產生的家庭備餐市場需求等因素的影響,消費市場對玻璃鋼菜商品的市場需求大幅上漲。
依照《中國烹調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現階段國內玻璃鋼菜使用率只有10%-15%,預計在2030年將增至15%-20%,消費市場體量將達到12000億。
而在這條長坡厚雪的賽車場中,現階段中國主要的玻璃鋼菜領域基本在10億體量,相比于今后萬億元的消費市場空間而言,領域整體集中度較高,仍舊處在藍海競爭,尚未出現全國性的民營企業。因此,產業鏈各環節的大型民營企業,爭相布局玻璃鋼菜。
申萬宏源認為,玻璃鋼菜領域的蓬勃發展符合社會節奏與經濟的趨勢,滿足當下顧客對于產品品質與工作效率兼具提高的市場需求。平臺上,B端受益于2010-2020年餐飲經營成本縮減及出餐速度提高的訴求,現階段使用率及普及率相對較高。但是在禽流感的催化下,家庭顧客對玻璃鋼菜的了解逐步加深,跨界的進入可望加大玻璃鋼菜消費市場教育與產品品質規范化,C端可望在今后的十年里加速滲透,驅動整體領域快速提速。
平臺及消費市場的營銷與開拓、商品研發的投入及供應鏈資源的積累是玻璃鋼菜民營企業競爭的關鍵,具有一技之長或三項核心競爭屬性的民營企業可望脫穎而出,從區域化走向全國化,率先實現升級換代、上體量。隨著體量化的提高,玻璃鋼菜民營企業在平臺議價力、生產體量經濟效益及C端國際品牌溢價力均將步入正循環,中長期的盈利能力將進入上行通道。
國盛證券表示,中國玻璃鋼菜消費市場體量在2025年或超過6000億,今后4年CAGR或超20%,領域高速提速態勢具有確定性。玻璃鋼菜領域參加者眾多,正處于爭雄階段,但回歸競爭本質,各種廠商終追求的都是綜合工作效率、屬性協同,不僅是供應鏈降本增效,在商品設計、平臺上更要精細。
國盛證券認為,具有以下個性的民營企業可望跑成賽車場:具有商品壁壘,能透過多元化品類覆蓋、儲備豐富SKU(庫存保有單位)而打造出難以復制的盈利模式,或具有主打產品打造出潛質;具有完善的各種銷售形式平臺網絡,擁有強大拓客能力;能靈活調節包含產能、物流等各種屬性,充分發揮各種資源間的協同效應。而原材料民營企業、速凍食品民營企業、玻璃鋼菜民營企業三類參加者同時具有多種個性,具有成為細分賽車場的可能性。
盈利模式
玻璃鋼菜是以農、畜、禽、水商品為原料,并配上輔料,透過預處理(比如清洗、分切、腌制、滾揉、成型、調味等步驟)而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玻璃鋼菜是介于食品和餐飲中間的業態,透過食品加工民營企業和中央廚房工業化、集約化生產的快手菜。玻璃鋼菜以便捷高效為特點,烹調流程簡單,顧客短時間內即可享用各種口感豐富的菜品。
分類上,可依據不同口徑進行種類劃分,比如依照加工程度,由淺入深可分為即配、即烹、即熱與即食商品五類;或是依照保溫及生熟程度方式,分為冷凍生制、冷凍熟制、冷凍生制與冷凍熟制五類。
20世紀60年代,玻璃鋼菜起源于美國,1969年大型食材配送供應鏈公司Sysco在美國成立,年銷售額從初的1.15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513億美元,51年翻了445倍。現階段,Sysco共經營40多萬種商品,其中包括約4萬種的Sysco國際品牌商品,自有國際品牌占比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