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聯盟為全面深入了解**疫情對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影響,以及疫情期間冷鏈物流企業經營遇到的困難,于2022年4月在全體會員范圍內展開調研,通過訪談與問卷相結合的形式,收集整理會員企業反饋信息,并根據調研結果撰寫了《2022年**疫情下冷鏈物流企業現狀調研報告》,以期對政府相關部門、冷鏈物流企業以及關注冷鏈物流行業的相關機構與個人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2022年以來,**疫情在國內多點頻發,江蘇、吉林、廣東、上海、北京等多地先后出現了疫情的反復,給經濟發展和民生保障造成嚴重影響,冷鏈物流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也面臨不同程度的考驗。
part.1
疫情下冷鏈物流企業遇到的困難
2022年**疫情多點頻發,給冷鏈物流企業正常經營帶來極大沖擊,業務開展受阻、運營成本增加、人力運力緊張,多重困難同時擺到冷鏈物流企業面前。
01
物流受阻,“出不去”與“進不來”
調研發現,受到各地疫情管控政策影響,區域外來人員進入本區域需要除健康碼行程碼綠色、48小時以內核酸陰性外,還需要報備甚至隔離,造成區域外人員貨物進入本區域受到影響,對于冷鏈物流企業就是物流受到了限制,一定時間內外來貨進不來,自己貨出不去,形成物流不暢。
還有企業反饋,采購人員不能及時從基地、市場采回物資,導致倉儲量嚴重不足,無法滿足合作商超的供應,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和廣大人民的生活所需。
對于冷庫工程企業來說,冷庫建設方面建筑材料無法運進來成為難解問題。
02
車輛難行,“卡點多”與“一刀切”
根據不同地區冷鏈企業的調研反饋,很多地區實行交通管制,很多小區采取封閉式管理模式,一些鄉鎮還封路、斷路,“逢車必檢”導致貨品難以及時到倉,冷鏈出倉配送困難重重。雖然政府有及時的給民生保障企業簽發了“道路運輸通行證”,但是對物流的時效和成本都帶來了較大壓力。
此外,有的城市因局部地區有確診就將整個城市升級為風險地區,導致車輛行駛途經該城市就會變紅碼或加星,行駛路徑受到政策一刀切的限制,給車輛通行帶來困擾繞。
03
成本增加,“進項少”與“開銷大”
本次抽樣調研,幾乎全部企業都提及了成本壓力問題。其中,為應對疫情防控而增加的人力物力投入,是冷鏈物流企業、冷鏈園區普遍面臨的問題,對貨物、人、車輛的監控層層疊加,導致企業的業務量大幅度下降,運營成本上升。
此外,疫情對企業的資金流影響巨大。跨區域財務開票、發票寄送問題的困難,很大程度影響到了正常的租賃費用等款項的收取,影響了公司當期現金收入和回款。但同時,公司還需要承擔員工工資、日常經營支出、貸款稅費類的支付等,資金和經營壓力都比較大。
甚至因防疫要求提升,有些區域采取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