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鏈現場】北京蔬菜供應地北移,鮮嫩蔬菜降明顯

    進入4月份,北京的蔬菜供應情況如何?4月9日,記者探訪北京新發地市場發現,由于北京地區的蔬菜供應地已北移到長江以北地區,且露地蔬菜逐漸取代大棚蔬菜,運輸和生產成本都在下降,目前

     

    進入4月份,北京的蔬菜供應情況如何?4月9日,記者探訪北京新發地市場發現,由于北京地區的蔬菜供應地已北移到長江以北地區,且露地蔬菜逐漸取代大棚蔬菜,運輸和生產成本都在下降,目前北京地區蔬菜價格,特別是鮮嫩蔬菜價格已進入季節性下降區間。另外,豬肉由于需求降低,價格也在下降。



    北京蔬菜上市量連續多日突破2萬噸,圖為商戶正在批發蔬菜。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春菜大量上市,鮮嫩蔬菜供應地北移
    在新發地蔬菜交易區,采購商正忙著采購各種新鮮蔬菜,4月份以來,北京蔬菜上市量連續多日突破2萬噸,環比增加10%左右。在量價齊穩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商戶開始注重提升蔬菜品質,有的商戶還在攤位上亮出了商標注冊證,為自己的蔬菜“站臺”。
    春菜也大量上市,香椿、小蘿卜、薺菜、蒲公英、魚腥草、春筍、茭白、蒜黃等10多個品種,都是適合市民嘗鮮的小品種葉菜類。
    北京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介紹,4月8日,新發地市場蔬菜上市量為2.13萬噸,加權平均價為3.66元/公斤。“目前供應充足,價格穩定,處于低位運行水平。相比去年,目前蔬菜價格同比下降的幅度在繼續放大。”
    目前,北京地區的蔬菜供應模式正在進行兩個轉換:一個是產地轉換,鮮嫩蔬菜的供應地已經北移到長江以北地區,以北京及北京以南地區為主,運輸及保鮮的費用在下降;另一個是生產方式的轉換,冷棚蔬菜逐漸取代暖棚蔬菜,露地蔬菜逐漸取代大棚蔬菜,生產成本也在下降,北京地區蔬菜價格由此進入季節性下降區間。
    據介紹,目前北京地區蔬菜供應主要分為4部分:南方菜有青皮冬瓜、菜花、毛豆、花生、玉米等,大約占到10%;大棚菜的主產區是河北、山東,大約占到60%;胡蘿卜、青蘿卜、卞蘿卜、土豆、大白菜、洋蔥等儲備菜約占20%;其他就是北京及周邊的鮮嫩菜。
    消費者正在挑選豬肉。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需求下降,豬肉價格較去年明顯下滑
    一大早,新發地豬肉批發大廳就開始忙碌起來。大廳屏幕上顯示,的白條豬平均批發價格為16.75元/公斤,白條豬上市量1522頭。
    “目前仍處于肉類消費的淡季,在淡季,如果供應不出現短缺,肉價是很難出現上漲的。”張玉璽說,整體來看,今年3月份之前,豬肉價格一直處于低位運行,價格比較穩定,市場供應也相對充足。
    他介紹,近一段時間,豬肉價格都處于低位運行且小幅波動的狀態,上市量維持在1600頭左右,無論是價格還是上市量,比去年同期都有所下降。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