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高度集成并融合運輸、倉儲、分撥、配送、信息等服務功能,對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保障作用。
今年2月份以來,我省先后出臺了多個規劃、方案以及實施計劃,推出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一系列發展目標,旨在進一步優化全省物流業發展環境,加快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2023年,政策護航,我省物流業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今年,全省將打造20個縣級統倉共配一體化運營樣板示范縣,建設200個鄉鎮服務標準化的快遞綜合服務站;到今年年底,全省快遞實現市域城市“半日達”、縣域城市“次日達”;到2025年,我省將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產銷銜接、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內暢外聯的冷鏈物流網絡……在冷鏈、農村、電商等物流服務領域,一個效率更高、活力更強、網絡更健全、服務更完善的全省現代物流體系日漸形成。

冷鏈配送
讓物流更“鮮活”
海南去皮椰青,從海南到太原,快遞“走”了三天,敲開后,一個個椰汁清甜、椰肉爽滑,與在當地享用的沒啥區別。山西特產玉露香梨果肉細嫩、口味香甜,從壽陽走向全國,果面依舊漂亮、口感依然脆爽……這些都是中通快遞全程冷鏈配送帶來的好處,一“出”一“進”,我省與外地的農產品在冷鏈配送中延續了“田間地頭”的新鮮和口味。
3月15日,從山西中通傳來消息,該快遞企業在省內11個市已率先實現了冷鏈配送全覆蓋,采用的冷凍和冷藏雙溫車運輸,實現了配送全程溫度控制。今年,中通快遞將擴大配送品類和線路,讓山西的農產品“賣得更遠”,也讓太原市民“買得更遠”。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農產品產地冷藏、冷鏈物流設施建設。
近日,《山西省“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印發。
明確支持太原進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加快融入京津冀冷鏈物流網絡,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與京津冀合作門戶、全省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重要節點。
《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省將基本建成面向京津冀、覆蓋11個市和主要縣(市)的冷鏈物流干支配網絡,補齊冷鏈物流上下游短板,力爭成為服務京津冀、輻射中部地區的區域性冷鏈物流和產業循環關鍵節點。
根據《規劃》,我省將支持有條件的縣城、鄉鎮建設一批產地冷鏈集配中心,推進“基點+移動冷庫+集配中心”運行組織模式;探索開展全程冷鏈運輸、電商快遞班列等多式聯運方式,發展國內冷鏈配送當日達、次日達等多種運輸模式;推進冷鏈物流深度融入“通道+樞紐+網絡”現代物流運行體系,與國家物流網絡實現協同建設、融合發展。
結合新出臺的發展規劃,我省多家快遞企業表示,將加快山西產銷一體化運作,完善冷鏈物流配套服務功能,讓更多人享受到冷鏈配送帶來的便捷。
網絡貨運
讓物流更高效
2019年,我省被列入首批全國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省,隨后啟動了試點行動,探索形成內陸能源和資源型地區物流降本增效的“山西模式”。
啟動試點行動后,我省積極探索網絡貨運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
數據顯示
截至2022年底,我省共有網絡貨運企業465家(占全國的18%);整合社會零散運力223萬輛(占全國營運貨車保有量20%);完成貨運量5.88億噸,實現營收過千億,數字產業化成效顯著。
根據交通運輸部公布數據顯示,我省網絡貨運企業數和完成貨運量均為,營業額全國排名第二,整合車輛數全國排名第三,駕駛員數全國排名第四。去年1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山西省促進網絡貨運行業健康發展工作方案》。今年2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電子商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貫通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出臺支持郵政快遞業發展一攬子政策,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計劃》明確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