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開年,“預制菜”成為資本青睞的風口。
很久以前,一個困擾大家很久的問題是“為啥中國快餐不能像肯德基、麥當勞那樣完全采用標準化流程運作?”到如今,我們已經不用再問這個問題了,因為,它早已成為現實。未來,為了讓每個人都吃上“料理包”,央廚們還需要再接再厲。
No.
01
料理包,“顛覆”餐飲料理包,是食品工業向餐飲業滲透的一個縮影。但該品類早就存在了,在沒有外賣之前,很多餐飲品牌的涼菜都是料理包化。大眾之所以現在才聚焦料理包,是因為它通過外賣,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顛覆了大家普遍認為餐飲都是現炒、現做的認知。

第三方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外賣平臺用戶數規模接近5億,市場規模為8352億元,外賣總訂單量為171億單,同比增長14%。在外賣這個巨大的市場里,有近60%的外賣商家是沒有堂食的,屬于純外賣店鋪,這些純外賣店鋪里有近70%都在使用料理包。
近年來,料理包口碑不佳,與此前在網上公開的一個視頻有關。在該視頻中,拍客臥底了合肥一家料理工廠。這家企業主要經營冷凍料理包生產、研發、銷售,業務覆蓋20多個省份。然而,這個大型料理包廠家卻出現了食品安全問題。視頻中,一位工作人員正用鏟子往外撈放了快一年的排骨粒。
預制菜,來勢洶洶
如果說料理包是一個解決基礎就餐問題的初級方案,那么,預制菜則將消費場景更廣地拓展至飯店乃至居家餐飲。
就在近,不少消費者吐槽在商場就餐體驗差,餐食明顯是由半成品加工而來,由此引發網絡對于商場餐飲和社會餐飲區別的熱議。
所謂社會餐飲,指的是普通消費者常去的酒樓飯館等,吃的是廚師現做的菜肴;而商場餐飲大多不會出現在商場以外的地方。商場餐飲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很多菜品都是提前在中央廚房加工好,通過真空等手段包裝,然后配送至門店,而門店只需要簡單加工即可端盤上菜。真功夫、嘉旺、嘉和一品、巴比饅頭、吉祥餛飩、老勝香、東方餃子等一些連鎖企業當下都在用預制菜。
雖然,料理包是廣義預制菜中的一個品類,但料理包和中央廚房的預制菜,其實是兩個領域。
料理包也叫菜肴包,可以批量購買并存放。很多外賣的蓋飯都用它。優點是能較長期的存放、工廠化生產、成本低、味道一致性較高。缺點是菜不夠新鮮、味道與現場制作的有差異、為了長期存放必須添加防腐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