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接綠色供應鏈創新發展的春天



    ——在“2023綠色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的致辭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賀登才(二О二三年四月十一日)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在這春

     



    ——在“2023綠色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賀登才

    (二О二三年四月十一日)


    尊敬的各位專家、各位同仁,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在這春和景明、滿眼綠色的美好季節與大家相聚在北京京東總部,共同出席“2023綠色供應鏈創新發展論壇”,探討“全球氣候變化形勢下綠色供應鏈創新發展”的未來。

    首先,我謹代表論壇主辦方之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代表何黎明會長,對參加本次論壇的各位專家、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對京東物流在綠色供應鏈領域的大膽探索和創新實踐給予充分肯定;對京東物流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在座各位對中物聯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持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前不久,***總書記在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時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綠色發展是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國務院《“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要求,推動綠色物流發展,將“綠色低碳物流創新工程”列為重點工程之一。早在兩年前,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就提出:構建綠色供應鏈,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打造綠色物流,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流通體系。

    推動“綠色供應鏈”創新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也是物流與供應鏈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京東物流作為業內頭部企業,積極踐行國家戰略,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充分發揮新型實體企業在綠色基礎設施和減碳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優勢,通過建設“零碳”物流園區,推進綠色低碳運輸,實行包裝標準化、減量化等措施,逐步探索企業內部減碳自循環。在此基礎上,他們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持續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生態體系,搭建更加便捷高效和綠色低碳的數字化、智慧化、社會化的綠色供應鏈。在踐行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企業服務質量、效率的持續**和市場規模的穩步擴大。京東物流在供應鏈戰略設計、綠色低碳戰略布局和現代物流提質、增效、降本方面走在了全行業前列,發揮著引領作用。

    剛才,我們聽取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領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中國代表和中華環保聯合會專家的精彩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等專家和京東集團高管等企業家還將就前沿理論和實踐經驗進行交流分享。下面,我就會議主題,談一點個人的看法,請各位批評指正。

    本人理解,“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的核心產品或服務,將供應商的供應商,客戶的客戶串接起來形成的網鏈結構,是互相依存、共生共榮的生態系統。“綠色供應鏈”就是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整個生態系統,通過全網絡資源整合、全流程綠色優化和全生態組織協同,達到提質、增效、降本和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有機結合和高度統一。為此,我認為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至關重要:

    一是牢固樹立綠色理念。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的期待,時代的要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京東的實踐充分說明,綠色低碳物流在減輕資源環境負擔的同時,同樣能夠帶來企業的市場規模和經濟效益。我們要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推進綠色供應鏈創新發展列入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任務,轉化為企業的自覺行動。

    二是統一規范綠色標準。從綠色供應鏈全程一體化需要出發,建立健全綠色物流標準化體系,按照統一標準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依托行業協會等第三方機構,開展綠色物流企業對標貫標達標活動,**行業綠色發展效能。大力發展綠色數字融合技術,培育綠色數字產業新生態,建立各利益相關方的協調機制,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共同推進供應鏈協同創新,維護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做好市場分析。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推進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對物流需求地、生產地和轉運地,市場容量、物品**、流向、時效和特點進行深入調研和需求預測。根據市場需求,布局物流網點、優化路徑和選擇時段,做到供需匹配,物流準時到位,盡量減少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四是努力破除信息壁壘。建立綠色供應鏈信息平臺,采集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生產、綠色回收等全過程數據,建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機制,實現生產企業、供應商、回收商以及、消費者之間信息共享。推動物流領域基礎公共信息數據有序開放,消除物流信息壁壘和“孤島”。

    五是升級改造基礎設施。倡導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推進新能源在倉儲設施的開發與利用,創建一批綠色物流樞紐、綠色物流園區。在運輸、倉儲、配送等環節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加快建立油、電、氣、氫能等清潔能源綜合加注體系。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