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重門”當道,新能源車企淘汰賽激戰正酣

    除武漢外,全國各地4S店到店客流量大幅增長,成交量卻顯著下降,部分消費者開始持幣待購、等待降價補貼政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日前表示。
    湖北省政府3月聯合東風汽車開啟的補

     

    除武漢外,全國各地4S店到店客流量大幅增長,成交量卻顯著下降,部分消費者開始持幣待購、等待降價補貼政策。”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日前表示。


    湖北省政府3月聯合東風汽車開啟的補貼大促成為車市熱點,迅速席卷全國幾十家新老汽車品牌,折射出當前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局面。傳統燃油車企尚且壓力巨大,對于半途入局、根基不穩的中小新能源車企而言,在競爭加劇、成本難降、融資趨緊三重壓力籠罩下,面臨的考驗將更加嚴峻。專家表示,過去3年,新能源車已經倒下75個品牌,預計3-5年后還將有60%-70%的品牌面臨關停并轉。

    激烈競爭引發降價潮


    “拜訪了多家主機廠,普遍提到降價話題,壓力確實大。”汽車零部件企業伯特利董事長袁永彬告訴記者,2023年新能源車購置國家補貼終止。“傳統主機廠的新能源車業務基本處于略虧或持平狀態,不少新勢力車企則大幅虧損。特斯拉降價使得壓力一級一級往下傳導,跟或不跟都是艱難的選擇。”


    年初,特斯拉于國內率先宣布降價,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掀起波瀾,整體價格大幅下探對不少自主品牌車型形成“逼宮”之勢。其Model 3起售價22.99萬元,Model Y起售價25.99萬元,兩款車型價格均創新低,降價高達4.8萬元。“2022年特斯拉單車毛利率為28.5%,價格還有進一步下降空間。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所有新勢力品牌都面對同等壓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


    新能源車企的價格戰尚在發酵,而燃油車加入降價潮更是令車市競爭白熱化。在湖北省與東風汽車這場“聯合大促”的帶動下,上汽大眾跟進37億元補貼,多個品牌推出限時優惠活動。


    上海虹橋龍湖天街威馬汽車體驗店


    然而,降價熱潮對整體銷量的拉動作用有限。乘聯會新數據顯示,3月1日-26日,乘用車市場零售102.1萬輛,同比下降1%,環比下降17%。


    盡管乘聯會綜合預估3月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達60萬輛,環比增長20%,但排名的車企銷量占比就達到約8成,處在前兩位的比亞迪與特斯拉占比則接近一半。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說:“新能源車企大的壓力在于兩家頭部企業都能打價格戰,這在手機或是其他行業根本看不到。”從成本端看,隨著碳酸鋰價格下跌,壓力似乎出現“松綁”跡象,但這一變動更多來自國內終端需求影響。相比之下,海外市場如亞洲市場碳酸鋰到岸價截至2023年2月底仍延續上揚態勢,折合人民幣約48萬元/噸,價格表現較為堅挺。事實上,根據企業簽單模式的不同,碳酸鋰價格傳導仍需時間。而碳酸鋰降價釋放的利潤空間在動力電池產業鏈內部也有分配的需要。“在前一輪降價中,公司成本降幅10%左右,但我們并沒有對下游進一步降價。”一家正極材料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更多零部件價格面臨“降無可降”的局面。主營滾針軸承等汽車零部件的南方精工財務總監顧振江告訴記者,2022年度大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都被公司自身消化。“市場份額較高的一級供應商還能保留一定程度的議價空間,二三級供應商只能自己扛著。”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