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財政支出會否增加?減稅降費的“**”如何延續?新能源汽車是否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如何防范地方債務風險?
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財政部部長劉昆、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出席發布會并就諸多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今年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
財政部部長劉昆介紹,2022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37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0.6%。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06萬億元,增長6.1%。
同時,過去五年總體赤字率**在3%以內,為應對新的困難挑戰預留政策空間。2022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億元,推動我國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從2018年的17%下降至2022年的13.8%。
劉昆表示,今年我們將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
扎扎實實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
今年減稅降費的“**”會如何延續?
“2023年,各項稅費支持政策仍將對助企紓困、穩住經濟大盤發揮重要作用。”財政部副部長朱忠明如是說,我們將綜合考慮財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紓困需要,盡快研究明確政策,抓好落地見效,推動形成“水深魚歸”、“水多魚多”的良性循環。
其中,在落實落細現有政策上,朱忠明表示,將繼續實施好已經明確的減稅降費政策,扎扎實實把該減的稅費減到位。同時,堅決打擊偷稅漏稅騙稅,堅決制止亂收費。
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守得住
地方政府債務問題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劉昆指出,我國去年法定債務的負債率約為50%左右。在全世界、在經濟界都是比較低的。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主要是分布不均勻,一些地方債務風險較高,還本付息壓力較大。
劉昆表示,我們已督促有關地方切實承擔主體責任,抓實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這個底線我們守得住。”
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作為一個重要抓手,今年規模是否會增加?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稱,將合理安排專項債券規模,確保政府投資力度不減,更好發揮“四兩撥千斤”的帶動作用。
至于重點將投向哪些領域?許宏才表示,2023年,將在重點支持現有11個領域項目建設基礎上,適量擴大資金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持續加力重點項目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和投資拉動力,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車輛購置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