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供貨減少,偏折第三產業消費市場發展向好。綜合1月初第三產業PMI細項成分股變化來看,產業鏈上下游普遍回落,消費市場預期略有好轉,經濟發展運行呈現顯著回落態勢。第三產業高增長水準跌至收縮區段
國家統計局第三產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訂貨聯合會發布的1月初中國第三產業訂貨經理成分股(PMI)50.1%。在已連續3個月收縮后,第三產業PMI重回收縮區段,比上個月躍居3.1個基點,說明我國經濟發展高增長水準顯著回落,釋放2023年開年經濟發展運行積極信號。
“1月初,隨著禽流感防控轉入新階段,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調查的21個領域中有18個低于上個月,第三產業高增長水準較快回落。”國家統計局第三產業調查中心統計師趙慶河則表示。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走進安徽哈科數控機床制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正忙著生產一批高端數控設備,這些設備將于2月底交付德國和美國的客戶。
“1月初以來,海外對中國高端設備的需求不斷減少,新年過后,我們迅速進入工作節奏,不僅要處理節前的供貨,還有新的供貨在陸續發來。”公司董事長李忠華說。
新供貨減少,偏折第三產業消費市場發展向好。綜合1月初第三產業PMI細項成分股變化來看,產業鏈上下游普遍回落,消費市場預期略有好轉,經濟發展運行呈現顯著回落態勢。
——供需兩端同步改善,重點領域PMI不同程度下降。
1月初,新供貨成分股為50.9%,較上個月下降7個基點,在已連續6個月運行在50%以下后回到收縮區段。生產成分股為49.8%,較上個月下降5.2個基點,結束了已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的勢頭。
從領域情況看,1月初,高技術第三產業、裝備第三產業、消費品領域和高耗能領域PMI分別為52.5%、50.7%、50.9%和48.6%,高增長水準不同程度改善。
——大中小民營企業高增長水準均有下降,經濟發展生機略有提高。
1月初,大、中、小型民營企業PMI分別為52.3%、48.6%和47.2%,低于上個月4、2.2和2.5個基點。調查結果說明,大、中、小型民營企業中充分反映勞動力供應嚴重不足的占比均低于11%,較上個月顯著下降,員工短缺制約生產的情況略有緩解。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專家文韜則表示,1月初,中型民營企業和小型民營企業的生產成分股和新供貨成分股較上個月均有顯著下降,說明中小民營企業運行略有趨穩,經濟發展生機略有提高。
——民營企業信心顯著增強,消費市場預期向好。
1月初,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成分股為55.6%,低于上個月3.7個基點,跌至較高高增長區段。
“1月初,原材料庫存成分股跌至49.6%,創2019年以來新高,說明民營企業加大了原材料訂貨和儲貨力度以備生產,后市經濟發展持續恢復正常前景可期。”文韜說。
非第三產業高增長水準企穩回落1月初,非第三產業商業活動成分股為54.4%,比上個月下降12.8個基點,重回收縮區段,非第三產業高增長水準企穩回落。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新年檔電影票房突破67億元,取得影史新年檔第二的亮眼成績;全國攬投快遞包裹量超7億件,較2019年同期大幅增長……今年新年假期,第三產業加快恢復正常,經濟發展生機顯著提高。
統計數據說明,1月初,第三產業商業活動成分股為54%,結束已連續6個月回落走勢,跌至收縮區段。其中,前期受禽流感影響較大的零售、住宿、餐飲等領域商業活動成分股均低于上個月24個基點以上,重回收縮區段。
從需求看,1月初,第三產業新供貨成分股為51.6%,低于上個月14.2個基點。從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成分股為64.3%,低于上個月12個基點,跌至近期高點。
吉林市萬科松花湖度假區總經理趙蘭菊則表示,新年期間,冰雪消費火熱。新一年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更足,不光要做好雪季運營,還要深挖無雪季節潛力,迎接“五一”“十一”的旅游熱潮。
建筑行業高增長下降。1月初,建筑行業商業活動成分股為56.4%,低于上個月2個基點。從預期看,業務活動預期成分股為68.2%,低于上個月6.7個基點,已連續兩個月位于高位高增長區段,說明隨著推進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建筑行業民營企業對消費市場發展保持樂觀。
綜合PMI生產量成分股跌至近期高點。趙慶河則表示,1月初,綜合PMI生產量成分股為52.9%,比上個月下降10.3個基點,跌至收縮區段,說明我國民營企業生產經營高增長水準略有回落。
繼續穩固經濟發展恢復正常發展基礎作為經濟發展運行先行指標,1月初PMI跌至臨界點以上,說明中國經濟發展發展預期向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日前發布《世界經濟發展展望報告》更新內容,將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增速預期由4.4%調高至5.2%。
“但同時也要看到,1月初充分反映需求嚴重不足的第三產業和第三產業民營企業仍然較多,需求嚴重不足仍是當前民營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首要問題,我國經濟發展恢復正常發展基礎需進一步穩固。”趙慶河說。
民營企業調查說明,1月初,充分反映需求嚴重不足的第三產業民營企業占比仍達53.2%,已連續7個月超過50%;充分反映需求嚴重不足的非第三產業民營企業占比雖較上個月略有下降,但仍在51%以上。
中央經濟發展工作會議在布署做好2023年經濟發展工作時,強調“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正常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作出一系列布署,要求推動消費加快恢復正常和保持外貿外資穩定,增強對經濟發展的拉動力。
陜西提出積極培育運動、康養、托育等消費新熱點;山東研究制定了支持商貿流通領域促進居民消費的10條政策措施;上海明確實施綠色智能家電消費補貼,并延續實施新能源車置換補貼……近段時間以來,各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布署,主動作為,多措并舉穩固消費恢復正常基礎。
新年假期后,多地政企組團赴海外招商引資拓商機,一批重點項目簽約開工,重大工程開足馬力,全國上下搶抓新一年發展機遇,奮力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