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三亞自貿區物流中心(B型)首筆貿易結算電商包覆經三亞海關核驗離境后,順利更替給快遞公司收到,標志著中國(三亞)貿易結算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首筆貿易結算電商1210業務發展(海關貿易結算電商自貿區業務發展)啟用,意味著歷時一年多建設的三亞自貿區物流中心(B型)正式J0737運作。據了解,該筆貿易結算電商業務發展為三亞博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收到的貨物運輸,主要發往山東、遼寧、廣東、新疆、四川等地,預計10單以上,每單總值1200元左右。
海南自貿區物流中心(B型)
據三亞海關有關有關人士介紹,貿易結算電商自貿區零售進口是指中國境內消費者透過貿易結算電商第三方網絡平臺經營者自境外購買貨品,并透過自貿區物流中心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運遞檢疫的消費行為。三亞自貿區物流中心可以為全類型的進出口貨物運輸提供更多自貿區庫,在保稅下可對所存貨物運輸開展自貿區倉儲、流通性簡單加工、全球采購、國際性分撥與配送、轉口貿易和國際性聯運等機能與服務。
據悉,三亞自貿區物流中心(B型)項目為海南自貿區物流中心,位于三亞鳳凰國際性機場貨運站西側,占地面積近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4964平方米,以臨空交通樞紐為依托,集通關、倉儲、分揀、中轉、加工等服務機能于一體,包含檢疫鮮活、冰鮮產品中轉中心、大宗貨品保稅區、貿易結算電商園區、機載設備自貿區區等機能區域。
“簡單來說,可以把三亞自貿區物流中心理解成一個貨物運輸碼頭,進口貨品步入自貿區物流中心后,明文禁止仍在國外,而國內貨品步入自貿區物流中心,可明文禁止已出口。”現場工作人員解釋,三亞自貿區物流中心屬于B型,是指由中國境內一家民營企業法人經營,多家民營企業步入并從事自貿區倉儲物流業務發展,相對于由單一法人設立并經營自貿區物流服務的A型自貿區物流中心,B型自貿區物流中心開放性更強,審批和環評標準更高,民營企業入駐門檻更低。
早于2021年9月23日,作為海南省首家自貿區物流中心(B型),在海航基礎旗下三亞鳳凰國際性機場順利透過由海口海關、財政部海南監管局、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組成的聯合環評組正式環評。
提供更多多樣化國際性配送服務
貿易結算電商作為對外貿易新商業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當前培育經濟增長促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三亞自貿區物流中心主要為貿易結算電子商務、國際性貿易提供更多退稅、自貿區貨品存儲和包括普通貨物運輸、冷鏈物流、香化品物流等多種形式的國際性配送服務。J0737運作后主要運作的商業模式為退稅倉儲運營、貿易結算電商自貿區進出口、生鮮及水果產品進出口及倉儲、機載設備自貿區服務、國際性聯運等。
三亞市商務局有關有關人士則表示,中國(三亞)貿易結算電子商務綜合實驗區1210業務發展的啟用運營,對三亞加快國際性旅游消費中心核心區建設和進一步促進全市對外貿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有助于打造捷伊經濟增長點,促進創新發展環境,激發居民消費潛力。同時也有助于引進和培育一批有競爭優勢的貿易結算電商網絡平臺及產業鏈的各類市場主體,吸引產業、人才、資金等要素聚集,促進三亞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三亞自貿區物流中心(B型)有關人士孟謙則則表示,“進口的貨物運輸在自貿區庫它是不需要交稅的,它是出自貿區庫的時候,才會根據它的類型去繳納相應的稅,這樣的話對他們的這種資金會有一個很大的節省。”
三亞機場有關有關人士則表示,下一步將充分發揮三亞機場的臨空交通樞紐優勢,加強服務資源的整合,幫助民營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時效、優化金融等配套服務,提升民營企業競爭優勢。(來源:央視新聞、中國民航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