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總體規劃行動計劃》實行年來,廣州海關大力支持大灣區貿易結算要素方便快捷流通,打造出國際性物流交通樞紐。廣州南沙國際性物流中心冷鏈工程項目近日投入使用,進口冷鏈貨物運輸核驗相關手續后,通過高速公路向外輻射,1半小時即可覆蓋大灣區經濟圈。
廣州南沙國際性物流中心冷鏈工程項目占地約20.8平方米,總體規劃冷藏容量46億噸,三期投入使用冷藏專屬裝卸5.46平方米,是現階段全省大的乙烯冷藏,全面投入使用后每月可進出口冷鏈貨物運輸1萬標箱。
“工程項目正式運作以后,可同時開展162個進口冷鏈集裝箱的核驗,通關效率將大幅度提升。經結關離境的進口冷鏈商品1半小時可達大灣區各城市,24半小時內可以通達全省各地。”廣州海關所屬南沙海關副關長譚強說。
為助推南沙冷鏈業務發展,南沙海關依托南沙“多區共振”的政策優勢,為冷鏈貨物運輸提供“資格證書預審”“提前申報”“岸上LS3”等便利通關措施。現階段,經南沙進口的生鮮冷鏈品類超過50種,多為應季辣椒、山竹、車厘子等水果,2022年1至9月進口商品值超174億。(關悅)
廣州南沙國際性物流中心南區冷鏈工程項目是廣州市“攻城拔寨”工程項目和重點“菜籃子”工程,總體規劃建設46億噸冷藏。其中,三期工程總投資19.6億,已投入使用3座冷藏、1個防火設備裝卸及1棟配套展示樓,冷藏總庫容達22.7億噸。南沙冷鏈1#庫作為廣州港集中倉倉庫,共有54個作業路軌,冷藏西側的防火設備專屬裝卸5.46萬平方米,設有1840個冷插位,具備防火設備發運、堆場、打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