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昆蟲類食物,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覺得這些昆蟲就不應該成為食物,放著好好的豬肉、牛肉不吃,干嘛非要吃這些看起來有些惡心的蟲子呢?
其實,我國吃昆蟲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禮·天官》和《禮記·內則》,當時蟻子醬、蟬和蜂等昆蟲已作為貢品出現。
到了現代,我國很多地區依然保持著吃昆蟲的習俗,以至于一部分昆蟲類食物逐漸發展成了市面上搶手貨。例如蜂蛹、蜂幼蟲、蠶蛹、竹蟲、知了猴、蝗蟲等。
我個人倒是不排斥吃昆蟲,甚至之前去云南旅游的時候,還專門品嘗了蜂蛹、蟬蛹和竹蟲,還別說,這些昆蟲看起來確實有那么一點下不下去口,但真吃到嘴里之后,你就停不下來了,因為太好吃了。
要說這些可食用的昆蟲當中哪種最貴,我個人認為可能就是“龍眼雞”了,目前在一些地區都賣到了400元/盤。
那么,龍眼雞是什么?憑啥賣這么貴呢?本期我就帶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它!
龍眼樹上的一大害蟲
很多朋友第一次聽到“龍眼雞”這個名字的時候,還以為它是養在龍眼樹下的走地雞。
其實,龍眼雞雖然叫雞,卻并不是“雞”,而是一種昆蟲,但卻跟龍眼樹有一定的關系。
龍眼雞是同翅目蠟蟬科蠟蟬屬昆蟲,體色艷麗;頭額延伸如長鼻,額突背面紅褐色,腹面黃色,散布許多白點。最為有特點的,便是它前額頭上長著一根長長的,紅色的“長管”。
正是由于這樣獨特的長相,人們認為它看起來有些像縮小了的“雞”,使其名字中帶有了“雞”字。
此外,龍眼雞是熱帶、亞熱帶果園中的常見害蟲,尤其是龍眼,是它最喜歡危害的一類樹種,故而得名“龍眼雞”。
龍眼雞主要通過吸食樹液來獲取營養,樹勢衰弱,枝條枯干,落果或果實品質低劣。因此,對于絕大部分從事龍眼種植的農民來說,龍眼雞是不折不扣的大害蟲。
成名貴稀罕美食
其他昆蟲類食物,如螞蟻卵、蟬、蜂蛹等,在我國都是有著悠久的食用歷史,而龍眼雞的食用歷史卻很短,據一些食用過龍眼雞的朋友反饋說,也就是近2-3百年的歷史,具體是不是這樣,我不太清楚。
不過,這并不影響龍眼雞成為名貴的稀罕美食,而且還不是一點點名貴哦。目前在我國南方的一些有龍眼雞生活的地區,一盤龍眼雞最便宜都要300元,貴點的就400元左右一盤。
一般一盤大概50只,這樣算下來,一只龍眼雞就能賣到6-8元,這個比貴大多數昆蟲類食物貴了。
龍眼雞憑啥這么貴?
我個人認為,憑它“稀少”。其他昆蟲類食物,如蟬、蜂蛹、蝗蟲等,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了,人工養殖也已經成規模了,所以價格在近些年也逐漸降了下來。
但龍眼雞發展的卻很晚,并且到目前還沒有人工養殖,全靠捕捉野生的來供給市場,其貨源相對于其他昆蟲類食物來說,要緊張不少,正所謂“物以稀為貴”,這就使得它的市場價格頗貴了。
我個人不反對食用龍眼雞,尤其是對于從事龍眼種植的農民來說,捕捉它來賣既能幫龍眼除蟲害,又能多賺一筆錢。
不過,目前龍眼雞都是在野外捕捉野生的,可能會接觸到農藥,因此在食用前需要確保其安全性。
各位朋友,你認識龍眼雞嗎?若是你有幸遇見,你敢吃這種昆蟲嗎?歡迎留言交流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