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莞至廈門冷凍貨運專線 冷凍運輸 服務至上

    但是冷鏈物流需要的高標倉、冷藏車和特殊的收派操作,與快遞網的協同性不強 。同時,快遞系企業對于冷鏈的行業認知、客戶資源和品牌力均有待提升。 從成本的角度看,冷鏈網投入

     

    但是冷鏈物流需要的高標倉、冷藏車和特殊的收派操作,與快遞網的協同性不強 。同時,快遞系企業對于冷鏈的行業認知、客戶資源和品牌力均有待提升。 

    從成本的角度看,冷鏈網投入多,集貨難度大,且有很強的供給半徑。快遞系企業在傳統冷鏈企業的優勢領域搶客戶并不占優,順豐、中通多選擇老牌企業薄弱的零擔環節立足。(點擊查看:《進賬944億!今年賺錢的冷門生意竟然是它……》)

    冷鏈零擔是傳統冷鏈企業不愿碰的業務。幾乎所有冷鏈老兵提起冷鏈零擔的反應都很一致:“誰碰誰虧錢”、“這門生意為什么這么多年做不起來,因為它就不成立”、“冷鏈零擔空間當然很大,如果能夠標準化對行業意義巨大,但很多人都嘗試過,也都失敗了。”

    原因在于:

    冷鏈零擔集貨難度大。訂單小而分散,發貨頻率難保障。

    貨主意愿不強。中小企業出于成本考慮,更愿意選擇棉被車而非冷藏車;

    前期投入大。自建一個五千平方米的冷庫,且具備六大溫區,僅硬件成本就超兩千萬元。

    在更多從業者眼中,跨界而來的快遞企業也許是構建冷鏈零擔網的佳選手。

    首先,小票零擔的邏輯接近to C快遞,操作流程相似,包括集貨、分配、搬運、中轉、卸下、分散等。

    其次,對于冷鏈零擔網來說,快遞系企業的全網運營能力是傳統冷鏈企業所不具備的。相比于合同物流點對點的運輸方式,快遞企業熟悉的樞紐結構+軸輻式運營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同時有效提升裝載率。

    同時,順豐、中通、韻達等企業都先后參與過快遞和快運等賽道的數輪血戰,成本控制能力已成為核心競爭力。

    在冷鏈物流領域,順豐2014年推出冷鏈業務,2018年登頂冷鏈榜**;中通則在2020年發力冷鏈零擔,2021年對外投資25起,基本覆蓋全國25個省及直轄市。

    順豐冷運的超前布局,已取得四連冠的階段性;中通冷鏈一年起網,來勢洶洶。快遞系企業能否打破冷鏈零擔的詛咒,在冷鏈物流中延續?或許在接下來的三年就能見分曉。

    (2)電商系:冷鏈的盡頭是賣貨?

    電商系物流原本是電商平臺的履約工具,業務邏輯與快遞公司恰好相反。

    比如,京東物流長于倉配,短于運輸。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京東物流倉庫超1300個,云倉超1700個,總面積2400萬平方米。作為對比,我們可以看到,順豐的倉儲面積為1000多萬平方米。

    京東物流的干線運輸是短板,主要依賴外包。從車隊規模看,2020年末,京東物流擁有各類車輛7500臺;同年,京東收購跨越速運55%股權,京東物流招股書顯示,此時車隊規模達到1.8萬臺。而截至2020年末,順豐擁有干線車輛5.8萬臺,末端收派車輛10.5萬臺。

    在冷鏈領域,京東冷鏈更側重于倉儲優勢和電商平臺,在農產品產地開設產地倉,提供“產地倉直發+冷鏈干線+末端配送”的全供應鏈服務,同時整合京喜、京東生鮮、七鮮超市等商流與營銷資源進行產地直銷,服務于鄉村振興和農產品上行。

    在平谷大桃的主產區,京東物流增設產地倉,新開直發航空線路等高時效運力資源;在云南,京東冷鏈聯合京東零售設立京東自有鮮花品牌、種植園合作及與花拍合作代采等模式。2021年,京東物流為1000多個農特產地和產業帶打造專屬供應鏈,包括贛南臍橙、云南鮮花、內蒙牛羊肉、平谷大桃、煙臺櫻桃、嶺南荔枝等。

    除了食品冷鏈,京東還提供醫藥冷鏈。2021年,京東冷鏈曾負責北京地區疫苗配送業務,并逐步展開多個疫苗運輸合作項目。

    京東物流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東物流運營超過100個針對生鮮、冷凍和冷藏的溫控冷鏈倉庫,運營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此外還運營28個藥品和醫療器械專用倉庫,運營面積超20萬平方米。

    (3)生產系:從物流執行到供應鏈服務? 

    鮮生活冷鏈、雙匯物流、光明領鮮開辟了生產系冷鏈的賽道。

    生產系的冷鏈企業出身大型食材企業物流部門,深諳大型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流程與業務場景,且有母公司大筆訂單支撐。但從企業物流轉型物流企業的過程中,企業自身的系統底層架構、運營能力都要調整。規模上不去,信息化、自動化程度低、過分依賴集團內部,向外開拓能力不足也是常見問題。

    生產系企業以合同物流為主。合同物流是指根據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從供應鏈設計到倉儲、配送等基礎物流產品交付的端對端服務。

    浙商證券將第三方物流發展分為三階段:

    階段僅僅為客戶提供基礎的運力、倉儲外包服務;

    第二階段能針對供應鏈某環節提供一定的解決方案,即傳統合同物流階段;

    第三階段則是能提供端對端、一體化服務,幫助客戶優化供應鏈全鏈路成本,即供應鏈物流。

    比如鮮生活冷鏈(點擊查看:《估值100億,這家食材冷鏈企業有何獨到之處?》),2015年前,作為新希望的內部職能部門,打牢物流基礎。 

    2016年-2019年,從企業物流轉型物流企業,從冷鏈倉配入手,通過自建+并購,實現全國范圍的冷鏈倉配服務,第三方客戶訂單占比大幅上升。

    2019年,鮮生活冷鏈成立智慧物流部門運荔枝,將服務經驗沉淀為眾多數字化產品,通過數字技術驅動資源協作,實現供應鏈優化。

    作為背靠鮮生活和新希望的冷鏈物流企業,運荔枝誕生三年,2019年獨立運營,2020年排名第九,2021年排名第二。談到運荔枝如何成為行業第二,運荔枝CEO黃博曾對億邦動力表示,這歸功于運荔枝在科技能力、履約能力上的快速迭代,核心是實現“冷鏈升維”,也就是通過不斷增加數據維度,實現服務質變。

    “比如,如果冷鏈企業只有運輸數據,那就只能做運輸配送;如果有運輸數據+貨品數據,就可以做車輛排線;如果有運輸數據+貨品數據+倉庫數據,那就可以提供云倉布局服務。每增加一個緯度的數據,服務就會發生一次質變。”黃博總結。

    目前,運荔枝服務超2800家商超零售、食品工貿等大B客戶,積累訂單、車輛、司機、倉庫、站點等冷鏈核心要素的數據300億+,100+算法模型、1000+畫像標簽、2000+數據指標等大數據資產,還推出了“動態訂存、倉網優化、倉可視化、干線組網、貨翼云”等數智產品,實現從倉干配服務延伸到供應鏈服務,從物流執行延伸到供應鏈決策。

    (4)傳統合同物流參與者:自動駕駛率先落地?

    老牌合同物流企業擁有長期積累的倉配優勢與客戶資源,只不過背后沒有母公司的訂單支持。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