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冷鏈物流市場一方面由食品冷鏈、醫藥冷鏈需求增長所驅動,另一方面受政策的持續支持,市場前景廣闊。冷鏈物流屬于綜合性行業,其中冷鏈運輸、冷鏈倉儲和其他服務(庫內操作、打包和貼標等服務)分別占比約40%、30%和30%。
數據來源:中物冷鏈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冷鏈物流運輸結構
由于冷藏冷凍類物品的時效性要求冷鏈各環節具有更高的組織協調性,所以,冷藏冷凍類物品冷鏈的運作始終是和能耗成本相關聯的,有效控制運作成本與冷藏冷凍類物品冷鏈的發展密切相關。根據中物聯冷鏈委數據,2019年公路冷鏈運輸主要貨物運輸量為20880萬噸,占比達到889.7%;鐵路冷鏈運輸主要貨物運輸量為232萬噸,海運冷鏈運輸主要貨物運輸量為1881萬噸,航空冷鏈運輸主要貨物運輸量為278萬噸。
數據來源:中物冷鏈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冷鏈物流需求量
中物聯冷鏈委通過對水果、蔬菜、肉類、水產品、乳制品和速凍食品這六大類食品的年產量進行統計,并結合各品類的冷鏈流通率,預計2020年我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能夠突破2.65億噸。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我國冷鏈物流需求量可達3.35億噸。
數據來源:中物冷鏈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五)冷鏈物流需求市場細分占比
詳細來看,蔬菜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為6489.2萬噸,占比27.84%;水果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為5480.2萬噸,占比23.51%;肉類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為4577.7萬噸,占比19.64%;水產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為3823.3萬噸,占比16.40%;乳制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為1658.8萬噸,占比7.12%;速凍食品冷鏈物流需求總量為1279.4萬噸,占比5.49%。
數據來源:中物冷鏈委、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冷鏈物流行業發展趨勢
(一)冷鏈物流行業適應時代發展快速成長
冷鏈物流可以使生鮮食品、藥品等商品在生產、運輸、儲藏等過程中保持低溫,以保證食品、藥品質量,減少損耗。冷鏈物流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重點扶持的領域。和傳統物流相比,冷鏈物流在每一個環節上對于技術的要求更高,資金投入也更大。冷鏈物流行業規模效應和學習效應的積累或許比其他物流方式更加明顯,隨著農產品深加工的發展、生活水平提升引導的消費結構升級,冷鏈物流將迎來發展黃金期。
(二)冷庫需求持續增長
冷鏈物流涵蓋冷凍加工,冷藏貯藏,冷鏈運輸和冷鏈銷售全過程。冷鏈行業景氣度提升會帶動冷庫,冷藏運輸車和速凍設備等冷鏈設施設備受益。冷鏈物流的主要設施包括冷庫或低溫物流中心、生鮮食品加工中心(包括中央廚房)、冷藏運輸車、超市陳列柜等。而在冷鏈物流的所有環節中,冷庫是核心的設施,其投資在冷鏈建設的占比中也是高的。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國居民消費能力持續增強,對冷凍冷藏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以及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加強,很多食品需要在生產、儲存、運輸等全過程冷鏈,促進了對冷庫需求的增加。
(三)冷庫建設呈現兩極化發展趨勢促使冷庫圍護系統隔熱材料行業的變革
在節能、環保、食品/藥品安全等三大因素推動下,中國冷鏈物流行業正迎來高速發展期。在發展模式上,物流中心、農貿市場以及商超等積極建設大型化、集中化的冷庫。冷庫建設規模的擴大,可以有效地節約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近幾年建成的冷庫,有不少是規模較大的冷庫,特別是重點城市和省會城市及農副食品的主要產地新建了不少大型冷庫,部分已形成冷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