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產品主產區,對接國家產地冷鏈集配中心,結合供銷合作社縣域流通服務網絡建設,重點布局縣域產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按照“一個中心帶動N個田頭保鮮倉”的模式,提高農產品采后商品化處理和錯峰銷售能力;
在消費集中地區,對接國家銷地冷鏈集配中心,重點建設城市銷地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開展中央廚房、生鮮電商、集采集配等業務;
在重要集散地,重點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樞紐基地,推動有條件的樞紐基地打造成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充分發揮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大型冷鏈物流設施資源集聚優勢,開展規模化冷鏈物流干線運輸,提高冷鏈物流去程回程均衡發展水平。
大力發展公路冷鏈專線、鐵路冷鏈班列等干線運輸模式,進一步提高鐵路、水運、航空在中長距離冷鏈物流干線運輸中的比重。規范平臺型企業發展,提高冷鏈物流信息共享水平,集聚整合貨源、運力、倉儲等冷鏈資源,提高冷鏈物流干線運輸組織化、規模化水平。
“第二個網”,抓好省域網建設。由省級供銷合作社統籌推進,因地制宜建設各具特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省域網。完善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等集疏運體系,發展中轉換裝、區域分撥,推動冷鏈物流干線運輸與區域分撥配送業務高效協同。以產銷冷鏈集配中心為支撐,高效銜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構建干支線運輸和兩端集配一體化運作的區域冷鏈物流服務網絡。鼓勵物流企業延伸業務鏈條,強化綜合服務能力,提供“干線運輸+區域分撥+城市配送”冷鏈物流服務。
“第三個網”,圍繞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推動省域網之間的融合對接和協同發展,形成區域網。統籌東中西部、南北方和城鄉協調發展,密切農產品優勢產區和大中消費市場聯系,促進城市群、都市圈冷鏈物流資源優化整合和一體化運作。加強冷鏈物流與現代農業、冷鏈產品加工、商貿流通等產業融合發展,有效擴大中高端冷鏈物流服務供給,支撐帶動相關產業做大做強做優。
“一個平臺”,是搭建全國供銷合作社農產品冷鏈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臺,通過數字化賦能,實現供銷合作社系統農產品冷鏈物流“一盤棋”。鼓勵商會協會、骨干企業等搭建市場化運作的冷鏈物流信息交易平臺,整合市場供需信息,提供冷鏈車貨匹配、倉貨匹配等信息撮合服務,提高物流資源配置效率。推動冷鏈物流信息平臺間數據互聯共享,打通各類平臺間數據交換渠道,更大范圍提高冷鏈物流信息對接效率。
三
推動“三網一平臺”建設對策建議
01
創新冷鏈運輸服務模式
引導冷鏈物流企業加強與果蔬、水產、肉類等生產加工企業的聯盟合作。在產地鼓勵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和冷鏈物流企業加強合作,提高“先一公里”冷鏈物流服務能力,滿足源頭基點網絡儲運需求。
培育一批產地移動冷庫和冷藏車社會化服務主體,發展設施巡回租賃、“移動冷庫+集配中心(物流園區)”等模式,構建產地移動冷鏈物流設施運營網絡,提高從田間地頭向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移動冷庫等的集貨效率,縮短農產品采后進入冷鏈物流環節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