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 我國凈菜行業SOWT分析 供需端均迎來機遇,產業發展未來可期



    正文共4048字| 閱讀時長13分鐘


    凈菜也稱新鮮消毒蔬菜,是無菌環境中真空包裝而成的一種產品,需在合適的低溫環境下,以符合無公害安全標準的新鮮植物性原料進行分選、摘除、

     



    正文共4048字| 閱讀時長13分鐘




    凈菜也稱新鮮消毒蔬菜,是無菌環境中真空包裝而成的一種產品,需在合適的低溫環境下,以符合無公害安全標準的新鮮植物性原料進行分選、摘除、切分、清洗、消毒,或新鮮動物性原料進行宰殺、去毛、去鱗片和剖腹去內臟、清洗、分部位取料,或干貨進行漲發,經過去除表面水分、稱配、包裝、貼標、金屬探測等工序后,在0~4℃條件下儲運銷售可即用的天然性主配原料。


    凈菜的產生讓烹飪者免去摘菜、洗菜、甚至切菜等一系列繁瑣的工序,如今隨著社會消費習慣的更迭,凈菜已悄然進入市場,凈菜加工產業也已成為眾多餐飲及農產品加工企業等相爭的新賽道。業務模式來看,當前我國凈菜行業業務模式主要包括B2B業務模式(主要供應給團餐、社會餐飲)和B2C業務模式(主要供應給商超、生鮮店、無人售賣機與互聯網平臺及終端家庭)。


    凈菜分類來看,按照食用程度主要分為即食凈菜和即用凈菜;按照原料屬性則可以分為四類:植物性凈菜(葉菜類、茄果類、瓜果類、根莖類、薯芋類、蔥蒜類、豆類、水生菜類)、動物性凈菜(畜禽類、動物性水產類)、食用菌凈菜(蘑菇、香菇、木耳等)、混合性凈菜(一種以上不同種屬凈菜相互搭配組合)。

    資料來源:中國凈菜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戰略評估報告(2022-2029年)






    優勢






    (1)蔬菜原料豐富、凈菜消費市場巨大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凈菜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戰略評估報告(2022-2029年)》顯示,隨著我國種植技術的不斷提升,國內蔬菜產量不斷增長。根據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21年我國蔬菜產量從674434.2萬噸增長至76710.8萬噸。與此同時,我國蔬菜產量更是占全球蔬菜產量的5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我國蔬菜原料豐富。




    數據來源:中國凈菜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戰略評估報告(2022-2029年)




    眾所周知,我國是世界人口大國,截止2022年10月08日,我國以1447301400人位居,成為世界上人口多的國家。龐大的人口數量也意味著巨大的消費市場,因此除了蔬菜原料豐富之外,我國凈菜消費市場也巨大。





    (2)減少垃圾、“菜盡其用”、節省成本

    蔬菜垃圾作為生活垃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我國還未得到重視。在我國每年產生的約600多萬噸生活垃圾中65%左右是餐廚垃圾,其中蔬菜垃圾又占很大比例。在蔬菜中30%是菜葉、菜幫、菜根。其中土豆、胡蘿卜、白薯、藕根等根莖類蔬菜,表皮通常附著大量泥土;大白菜、大蔥、芹菜、韭菜、萵苣等綠葉類蔬菜,有將近1/4的根葉廢棄物,這些不可食部分,在毛菜運輸、銷售、家庭制作、垃圾處理等所有環節中易造成污染。因此與毛菜相比,發展凈菜進城不但減少生活垃圾,還可“變廢為寶”。


    對城市而言,居民購買毛菜產生的城市蔬菜垃圾在填埋處理時會產生大量滲濾液,對垃圾填埋場周邊的環境和地下水產生影響,而且還會揮發產生有害氣體,蠅滋生、病菌傳播,污染空氣,惡化地下水水質,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凈菜進城可以減少餐廚垃圾,減少“二次污染”,利于城市環境治理;對農村而言,把凈菜送進城,把菜根菜葉等蔬菜廢料應盡可能地留在農村,用于堆肥還田,更大程度地做到“菜盡其用”,可實現產地優先處理,“變廢為寶”。

    資料來源:中國凈菜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戰略評估報告(2022-2029年)




    發展凈菜進城,除了能減少垃圾之外,還能節省成本。以往,蔬菜不經處理,直接以毛菜的形式運往城市進行銷售,而每100噸毛菜大約就會產生20噸廢棄邊角菜,這些廢棄邊角菜填埋處理時要占用大量土地。而推行“凈菜進城”,不僅可以節省其在貯運、銷售等環節的處理成本,且在減少垃圾的同時也節省了餐廚垃圾的處理成本從而節省了經濟成本,同時也是一種生產力的節約。總的來說發展凈菜進城即可減少垃圾,又可節省成本,對于蔬菜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也起到一定作用。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