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訊 | 共享冷庫數字化應用全面推進冷藏保鮮



    正文共2538字| 閱讀時長8分鐘
    慈溪市位于杭州灣出海口,果蔬種植面積居浙江前列,被譽為“中國楊梅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和“浙江蔬菜之鄉”,農產品冷藏保鮮需求十分強烈

     



    正文共2538字| 閱讀時長8分鐘


    慈溪市位于杭州灣出海口,果蔬種植面積居浙江前列,被譽為“中國楊梅之鄉”“中國黃花梨之鄉”和“浙江蔬菜之鄉”,農產品冷藏保鮮需求十分強烈。近年來,慈溪市以國家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為契機,以數字化改革為手段,推出慈溪市共享冷庫數字化應用,實現產地冷庫業務全穿透、主體全上線、地圖全覆蓋、風險全管控、服務全集成,有效打通農產品流通“先一公里”,促進了共富建設。“共享冷庫”經驗做法已在浙江省25個縣市區以及江蘇、湖南等省推廣,在全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現場會作典型發言,并被CCTV新聞頻道等央媒報道30余次。主要做法有:


    01

    聚焦大需求,找準小切口


    對于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農戶主要有4“盼”:一是盼望能建更多的冷庫,慈溪果蔬種植面積68萬余畝,年產量超120萬噸,項目實施前,當地存量冷庫僅有37.2萬立方,存在總量不足、分布不均和結構性失衡問題,只能滿足實際需求的25%左右。農戶希望有更多的冷庫設施,來延長農產品保鮮期,實現錯峰、錯時和跨季銷售,但因土地等要素制約,農戶建設需求無法得到充分滿足。二是盼望能提高已建冷庫的利用率,慈溪產地冷庫以農戶自用為主,60%存在季節性空置,如楊梅5-6月使用,葡萄、蜜梨集中在6-10月,西蘭花集中在11-12月到來年3-4月,平均空置時間6個月以上。冷庫長時間空置引起設備老化,造成資源浪費。三是盼望能及時便捷獲取行業信息,慈溪果蔬種植主體數量多,如單體規模10畝以下的葡萄種植戶超過萬戶,但小農戶獲取市場行情、政策信息能力弱。因不能及時了解市場行情,農戶在議價處于劣勢;因不能及時掌握政策信息,農戶存在惠農政策的漏享風險。四是盼望好產品能賣出好價錢,由于好產品在市場上缺乏信用背書,按照標準化規程生產出的優質安全農產品辨識度不明顯,優價很難實現。通過梳理分析農民群眾的這些所需所盼,建好產地冷藏保鮮設施是剛性需求,高效用好設施并且延伸更多服務也是試點的應有之義。因此,慈溪市鎖定冷鏈物流“小切口”,以數字化改革為手段,構建滿足多元需求的“共享冷庫”數字化應用。


    02

    構建大場景,集成好服務


    慈溪市“共享冷庫”數字化應用緊緊圍繞“好用易用、服務群眾”理念,從政府牽引和主體參與“兩端發力”,通過流程再造、組織重構、制度重塑,構建五大多跨場景應用,提升便民綜合服務能力。一是創新多元組織模式,構建“我享冷庫”多跨場景,推進冷鏈物流體系規模化、集約化、網絡化發展。將慈溪市50立方以上的規模冷庫信息全部“上圖入庫”,并集成冷藏車、移動冷庫等設施,繪就“慈溪冷鏈設施一張圖”。開發手機端應用,結合智能電表數據,用電量分析判定冷庫空閑情況,為冷庫業主提供“一鍵共享”、便捷管理功能;為有冷庫需求的農戶提供“智能找庫”“地圖找庫”“VR看庫”等功能,并實現一鍵導航、電話聯絡,及時找到合適的冷庫。二是創新智慧產銷模式,構建“我享交易”多跨場景,提高農戶科學生產、智能管理、營銷水平。在產地倉儲集散中心日常交易中,收購主體利用智能秤、智能平板等設備,通過掃碼搜索、自動稱重等方式,為農戶提供快捷交易、實時結算和電子賬單。產地市場的農產品品類、價格等數據,自動上傳系統后臺,通過加權分析,推送農產品價格行情信息,為農戶調整生產結構、市場議價提供依據。三是創新優品評價模式,構建“我享檢測”多跨場景,為農產品提供品質認證、品牌賦能、價值提升。水果的外在品相與內在甜度都是判定水果品質的關鍵因子,慈溪市在為農戶提供預約檢測、上門檢測、快速檢測的基礎上,推廣糖度無損實時檢測服務,檢測儀只需在水果表面停留幾秒鐘,就可以檢測水果內部的糖度、干物質等指標。所有的檢測數據均實時傳輸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后臺,并自動生成農產品質量合格證書,一張小小的“證碼標簽”成為了客觀評判農產品成熟度、優質度的“信用名片”。四是創新高效運維模式,構建“我享預警”多跨場景,實現設施動態監測、除險、便捷維護。通過安裝智能電表、溫濕度傳感、監控等設備,實時監測冷庫的運行狀態,一旦數據異常,就通過三色預警,提醒主體進行冷庫檢修。與冷鏈協會等社會組織協作,提供技術人員在線聯絡服務,一鍵下單,維修團隊就能立即上門維修服務,切實減少在庫農產品受損風險。五是創新政策服務模式,打造政策享受、服務查詢、信息交流功能。匯集發改、財政、商務、市場、國土、農業農村等部門的惠農政策信息,實現一屏查詢交流;搭建農資、種子等生產服務平臺,實現網上購銷服務;鏈接金融保險部門,實現一鍵投保服務;開發農業項目申報模塊,實現項目申報、審批、驗收等環節一網通辦。


    03

    實現大牽引,取得好成效

    自2020年7月慈溪市“共享冷庫”數字化應用開發上線以來,已經數次迭代升級,冷庫業務包括項目申報、審批、建設、驗收、運維、共享、進出庫、安全檢測、價格采集、質量追溯等10項業務實現全面穿透;冷庫業主和有冷庫需求的農戶全部注冊上線,注冊用戶超22000戶;“冷庫一張圖”已覆蓋全省457個共享冷庫,共享庫容114萬立方;項目建設的廉政風險、冷庫運行的安全風險、出庫產品的質量風險實現全面管控;共享服務、信息服務、管理服務、檢測服務、安全服務、政務服務等六大服務全面集成,在線點擊率達到了8.6萬次,網上辦事674件,發布信息8000余條。隨著“共享冷庫”應用推廣,有效提升了冷庫利用率,提高了信息透明度,簡化了辦事流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