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共1656字| 閱讀時長5分鐘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冷鏈物流的主要適用產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速凍食品等食品的品質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換句話說,市場對冷鏈物流產生了剛性需求,且現代飲食的新目標是如何吃好而不是如何吃飽,繼而冷鏈物流的發展也被人們廣泛看好。
據統計,2018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到3,035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4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19%。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冷鏈物流需求總量達到1.8億噸,比上年增長3,300萬噸,同比增長22.1%。國家的農業轉型發展、城市消費升級、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都因為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逐步完備實現快速發展。

新型節能減排冷鏈技術的應用、高效環保型冷庫材料的推出,不斷促進了冷鏈物流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冷鏈物流的核心是溫控。對于易腐食品和生鮮農產品行業來說,溫控是既是產品命脈,也是食品供應鏈企業的生命線。對于消費者來說,冷鏈與食品安全已成為相輔相成的同義詞。生鮮果蔬在摘下的那一刻就需要做溫控處理,安全可靠的冷鏈是從采摘、生產、出廠到消費全流程都要做溫控。
因為果蔬采后、運輸處于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才能夠確保品質、減少損耗,而冷鏈則是保證它們從生產端到銷售端溫度恒定的一項重要技術工具。
在生態閉環式冷鏈物流中,溫度控制是保證生鮮產業鏈質量的重要手段。如今,我國的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以冷庫為例,2019年我國冷庫庫容量約為 4600萬噸,相比于2008年的850萬噸,增長近5倍,平均每年以15.6%至19.3%的速度持續增長。

10年間,我國冷庫增量一,總庫容三。但我生鮮農產品的損耗率卻居高不下。有數據顯示,我國果蔬等生鮮農產品流通損耗率高達20%至30%,而發達國家僅為1.7%至5%。我國每年約有3.7萬噸水果蔬菜在運輸或配送途中腐爛。由此可見,貨損貨差是導致果蔬農產品物流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減少果蔬農產品運輸貨損貨差是提高整個運輸效率的關鍵所在。有業內人士表示,打造生態閉環式冷鏈物流,或能解決采后果蔬損失率高等問題,保證新鮮品質的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冷鏈競爭實力。
就目前整體來看,我國冷鏈物流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其中,上游為生產制造環節,中游為運輸、倉儲環節,下游為應用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