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鏈重磅】熱烈祝賀“東省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發布

    PART01
    發展目標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我省產業結構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冷鏈物流體系,區域冷鏈物流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一是設施設備更加完善。加快冷鏈物流基礎

     

    PART01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我省產業結構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冷鏈物流體系,區域冷鏈物流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一是設施設備更加完善。加快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冷鏈裝備提升,冷庫庫容規模和冷藏車保有量年均增長10%以上。加快建設申報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力爭實現4—5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納入國家年度建設名單。產地預冷、傳統農批市場冷庫等末端設施短板基本補齊,設施裝備網絡化、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明顯提高,建成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二是服務能力更加優質。化冷鏈服務質量大幅提升,肉類、果蔬、水產品產地低溫處理率分別達到85%、30%、85%,綜合冷鏈流通率顯著提升,流通環節腐損率逐步下降。三是行業影響更加顯著。冷鏈產業鏈供應鏈聯動整合加強,冷鏈新業態新模式更加多元,冷鏈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全國和星級冷鏈物流企業數量明顯增加,企業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四是監管體系更加健全。建成全省冷鏈物流追溯監管平臺,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貫穿冷鏈物流全流程的監測監管體系,實現重點環節、重點領域全覆蓋。冷藏車監控率、重點冷鏈產品全程監控率顯著提升。 

    PART02
    構建現代冷鏈物流設施網絡


    (一)構建“7+N+X”冷鏈物流設施網絡。圍繞7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依托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以及具備條件的冷鏈物流設施,規劃布局若干省級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推動構建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為核心、產銷冷鏈集配中心為重要節點、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為末端網點的干支倉配一體、產銷協同的現代冷鏈物流設施網絡。(二)加快冷鏈物流重要節點設施建設。支持廣州、深圳、汕頭、江門、湛江、茂名做好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和申報工作,支持多個承載城市以聯合體形式在城市群內部或沿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開展合作共建。推進全省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布局建設工作,積極鼓勵具備條件的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城市申請納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引導國家物流樞紐強化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聚焦“先一公里”和“后一公里”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加強兩端冷鏈物流設施建設。(三)強化冷鏈物流設施互聯互通。引導冷鏈物流骨干基地、集配中心、末端設施加強功能對接和業務聯通,推進干支線物流和末端配送協同運作。加強與國家“四橫四縱”冷鏈物流骨干通道、全國供銷公共型冷鏈物流網融合銜接,支持省供銷合作社牽頭建設華南片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鼓勵骨干基地和集配中心擴大服務內陸腹地的范圍和能力。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設,暢通內陸鮮活農產品入粵通道,提升港澳通關效率,強化面向港澳中轉、供應能力。PART03
    夯實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基礎


    (一)著力完善產地冷鏈物流設施。聚焦農產品產地“先一公里”冷鏈設施短板,支持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產品產地重點鎮和中心村,分區分片集中建設田頭預冷保鮮設施。復制推廣廣州增城區、茂名高州市等地共享式“田頭智慧小站”示范經驗。支持大埔縣、羅定市、高州市、徐聞縣等國家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整縣推進試點縣以及具備條件的農產品優勢產區,建設一批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肇慶高要)預制菜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二)構建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絡。依托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農業生產托管運營中心、供銷合作社助農服務平臺等,成立“田頭智慧小站”產業服務聯盟,引入社會力量,重點培育一批產地移動冷庫和冷藏車社會化服務主體,大力發展產地冷藏保鮮設施設備租賃等社會化服務,推廣“田頭冷鏈服務驛站”“供銷田頭集散中心”“移動冷庫+集配中心”等模式。完善農產品主產區村級物流服務點、農村電商服務站等配套冷鏈物流設施,強化干支銜接運輸組織,構建“縣-鄉-村”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絡。(三)創新產地冷鏈物流組織模式。大力發展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企對接等農產品短鏈流通新模式。大力發展廣東供銷農產品直供配送網絡,鼓勵產地冷鏈集配中心開展凈菜、半成品加工,為餐飲企業、學校、機關團體等終端大客戶提供直供直配服務。鼓勵郵政快遞企業、供銷合作社和其他社會資本在農產品田頭市場合作建設預冷保鮮、低溫分揀、冷藏倉儲等設施。鼓勵引導生鮮農產品經營主體加強與配送、快遞等冷鏈物流企業合作,推行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共同配送模式。PART04
    提高冷鏈運輸服務質量(一)強化冷鏈運輸一體化運作。依托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大力發展公路冷鏈專線運輸、干線運輸。試點開行鐵路冷鏈班列,推動糧食、牛奶、凍肉等品類通過鐵路運輸,提升鐵路冷鏈市場規模。探索開通荔枝等特色農產品冷鏈航空綠色通道和高鐵冷鏈專列。推動冷鏈物流干線運輸與區域分撥配送業務高效協同,構建干支線運輸和兩端集配一體化運作的區域冷鏈物流服務網絡。(二)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多式聯運。鼓勵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完善吊裝、平移等換裝轉運專用設施設備,加強自動化、化、智能化冷鏈多式聯運設施建設。推進港口、鐵路場站冷藏集裝箱堆場建設和升級改造,重點推進廣州大田、深圳平湖南、江門北站鐵路貨場建設,發展冷鏈集裝箱公鐵聯運。鼓勵現有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臺拓展完善冷鏈物流服務功能,培育冷鏈多式聯運經營人。提升中老、中歐班列冷鏈物流服務水平,增強國際冷鏈聯運組織能力。積極推動湛江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公鐵海聯運冷鏈物流業務。依托廣州白云、深圳寶安、珠海金灣、揭陽潮汕、湛江吳川等樞紐機場,大力發展面向高端生鮮食品、醫藥產品的航空冷鏈物流,加強冷鏈卡車航班建設。支持廣州、深圳打造國際冷鏈物流門戶樞紐。(三)推動冷鏈車輛通行更加便利。鼓勵各地市加快統一城市配送冷藏車輛標志標識,對統一標志標識的冷鏈城市配送車輛,以及需在限行區域通行的新能源、民生保障冷鏈運輸車輛,優先發放通行許可。探索實施城市配送車輛分時、錯時、分類通行和停放措施,合理規劃設置中心城區商業區、居住區、大型公共活動場地等區域專用卸貨場地和道路范圍內配送車輛的臨時停車泊位,在不影響正常交通的前提下允許冷鏈運輸車輛進行不超過30分鐘的停靠裝卸作業。PART05
    完善銷地冷鏈物流網絡(一)加快城市冷鏈設施建設。支持在廣州、深圳、汕頭、佛山、東莞、惠州等農產品主銷區和中轉規模較大的城市布局新建和改擴建一批與消費規模匹配,集流通加工、區域分撥、城市配送等功能于一體的銷地冷鏈集配中心。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佛山)民生保障冷鏈物流園區、中國南部物流樞紐(二期)、清遠冷鏈物流基地建設。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冷庫改造,配套建設封閉式裝卸站臺等設施,鼓勵建設公共冷庫、凈菜加工車間等設施,完善流通加工、分揀配送等功能。鼓勵商超、生鮮連鎖加大零售端冷鏈設施改造升級力度,提高冷鏈物流服務能力。引導城市商業街區、商圈、農貿市場共建共享小型公共冷庫。(二)健全銷地分撥配送體系。支持國家物流樞紐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廣東供銷公共型冷鏈物流骨干設施擴大分撥服務范圍,重點完善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冷鏈集配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的區域冷鏈分撥網絡。鼓勵銷地冷鏈集配中心構建面向大型商超、生鮮連鎖、酒店餐飲、學校、機關團體等的農產品集中采購、流通加工、多溫區共同配送服務網絡。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快向冷鏈集配中心轉變。(三)創新冷鏈物流配送模式。積極推廣“分時段配送”“無接觸配送”“夜間配送”,鼓勵社區物業服務企業開展冷鏈末端配送業務。鼓勵物流企業集并城市冷鏈和常溫貨物配送。鼓勵生鮮農產品新零售、社區團購等新業態發展。加強城市冷鏈即時配送體系建設,支持生鮮零售、餐飲、體驗式消費模式融合創新發展,推廣無人超市、智能供貨。引導企業建立城市群都市圈同城化共同配送聯盟,推動城市冷鏈配送網絡協同發展,共享共用末端設施網點和配送冷藏車,開展多溫區共同配送。PART06
    優化重點品類冷鏈物流服務(一)加快肉類冷鏈物流體系建設。適應消費升級新趨勢和禽畜疫病防控新要求,加快構建“集中屠宰、品牌經營、冷鏈流通、冷鮮上市”的冷鮮肉流通體系,實現預冷排酸、分割加工、包裝運輸、保鮮銷售等全程冷鏈服務保障。支持茂名、湛江、韶關、肇慶、清遠、云浮等生豬家禽優勢產區依托現代畜禽產業園完善冷鏈物流設施,鼓勵屠宰加工企業建設標準化預冷集配中心、低溫分割加工車間、冷庫等設施,配備必要的冷藏車等設備。加快在預制菜產業園布局公共型肉類冷鏈物流設施,推廣標準化流通型冷庫、肉類保鮮柜在農貿市場、社區生鮮門店的應用。(二)增強果蔬產地商品化能力。在粵西南菜北運核心區、特色經濟作物主產區、果蔬進出口示范基地建設一批倉儲保鮮設施。支持廣州、河源、梅州、惠州、汕尾、湛江、茂名、肇慶等特色水果、蔬菜生產示范基地改造或新建產地預冷保鮮設施,配備果蔬清洗、分級分揀、切割包裝等商品化處理設施設備,完善脫水干制、稱量包裝、檢驗檢測等配套功能,開展分級揀選、清洗加工、預冷等初加工。(三)健全水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鼓勵遠洋和近海捕撈企業完善船頭預冷保鮮、船塢速凍保鮮設施。鼓勵大型水產養殖企業加強魚塘速凍保鮮冷庫建設。加強海水、淡水原料產品冷鏈的標準化研究與建設,提升冷鏈設施設備技術智能化水平,健全加工儲運全程溫控可追溯體系。支持機場、港口口岸完善進口水產品冷鏈配套設施。鼓勵廣州、珠海、汕頭、佛山、江門、湛江等水產優勢產區和集散地構建輻射國內、國際的冷鏈物流網絡。(四)提升醫藥冷鏈應急保障水平。支持醫藥生產流通企業建設醫藥物流中心,完善醫藥冷庫網絡化布局及配套冷鏈設施設備功能。優化冷鏈醫藥儲備管理,健全應急聯動和統一調度機制,完善醫藥冷鏈物流綠色通道,提高冷鏈醫藥應急保障能力。完善疫苗流通和接種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各級疾控中心和接種單位疫苗冷鏈配送體系建設,持續推進疫苗儲運冷鏈設備數字化管理,積極探索優化疫苗儲存、運輸模式。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