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 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 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廣東省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發展改革委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2年9月23日



    廣東省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的通知》(國辦發〔2021〕46號),進一步明確我省“十四五”時期推進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制定本實施方案。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符合我省產業結構特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冷鏈物流體系,區域冷鏈物流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

    一是設施設備更加完善。加快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冷鏈裝備提升,冷庫庫容規模和冷藏車保有量年均增長10%以上。加快建設申報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力爭實現4—5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納入國家年度建設名單。產地預冷、傳統農批市場冷庫等末端設施短板基本補齊,設施裝備網絡化、標準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明顯提高,建成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

    二是服務能力更加優質。化冷鏈服務質量大幅提升,肉類、果蔬、水產品產地低溫處理率分別達到85%、30%、85%,綜合冷鏈流通率顯著提升,流通環節腐損率逐步下降。

    三是行業影響更加顯著。冷鏈產業鏈供應鏈聯動整合加強,冷鏈新業態新模式更加多元,冷鏈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全國和星級冷鏈物流企業數量明顯增加,企業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四是監管體系更加健全。建成全省冷鏈物流追溯監管平臺,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基本形成貫穿冷鏈物流全流程的監測監管體系,實現重點環節、重點領域全覆蓋。冷藏車監控率、重點冷鏈產品全程監控率顯著提升。



    建現代冷鏈物流設施網絡



    (一)構建“7+N+X”冷鏈物流設施網絡。

    圍繞7個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依托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以及具備條件的冷鏈物流設施,規劃布局若干省級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和兩端冷鏈物流設施,推動構建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為核心、產銷冷鏈集配中心為重要節點、兩端冷鏈物流設施為末端網點的干支倉配一體、產銷協同的現代冷鏈物流設施網絡。

    (二)加快冷鏈物流重要節點設施建設。

    支持廣州、深圳、汕頭、江門、湛江、茂名做好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和申報工作,支持多個承載城市以聯合體形式在城市群內部或沿國家冷鏈物流骨干通道開展合作共建。推進全省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布局建設工作,積極鼓勵具備條件的產銷冷鏈集配中心城市申請納入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引導國家物流樞紐強化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聚焦“先一公里”和“后一公里”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加強兩端冷鏈物流設施建設。

    (三)強化冷鏈物流設施互聯互通。

    引導冷鏈物流骨干基地、集配中心、末端設施加強功能對接和業務聯通,推進干支線物流和末端配送協同運作。加強與國家“四橫四縱”冷鏈物流骨干通道、全國供銷公共型冷鏈物流網融合銜接,支持省供銷合作社牽頭建設華南片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鼓勵骨干基地和集配中心擴大服務內陸腹地的范圍和能力。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設,暢通內陸鮮活農產品入粵通道,提升港澳通關效率,強化面向港澳中轉、供應能力。



    夯實農產品產地冷鏈物流基礎



    (一)著力完善產地冷鏈物流設施。

    聚焦農產品產地“先一公里”冷鏈設施短板,支持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產品產地重點鎮和中心村,分區分片集中建設田頭預冷保鮮設施。復制推廣廣州增城區、茂名高州市等地共享式“田頭智慧小站”示范經驗。支持大埔縣、羅定市、高州市、徐聞縣等國家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整縣推進試點縣以及具備條件的農產品優勢產區,建設一批產地冷鏈集配中心。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肇慶(懷集)綠色農副產品集散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肇慶高要)預制菜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

    (二)構建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絡。

    依托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農業生產托管運營中心、供銷合作社助農服務平臺等,成立“田頭智慧小站”產業服務聯盟,引入社會力量,重點培育一批產地移動冷庫和冷藏車社會化服務主體,大力發展產地冷藏保鮮設施設備租賃等社會化服務,推廣“田頭冷鏈服務驛站”“供銷田頭集散中心”“移動冷庫+集配中心”等模式。完善農產品主產區村級物流服務點、農村電商服務站等配套冷鏈物流設施,強化干支銜接運輸組織,構建“縣-鄉-村”產地冷鏈物流服務網絡。

    (三)創新產地冷鏈物流組織模式。

    大力發展農超對接、農批對接、農企對接等農產品短鏈流通新模式。大力發展廣東供銷農產品直供配送網絡,鼓勵產地冷鏈集配中心開展凈菜、半成品加工,為餐飲企業、學校、機關團體等終端大客戶提供直供直配服務。鼓勵郵政快遞企業、供銷合作社和其他社會資本在農產品田頭市場合作建設預冷保鮮、低溫分揀、冷藏倉儲等設施。鼓勵引導生鮮農產品經營主體加強與配送、快遞等冷鏈物流企業合作,推行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的共同配送模式。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