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是消費升級和產業轉型的先導支撐,是城市功能提升的底盤支撐,也是我國各大樞紐機場謀求樞紐地位提升的新抓手。當前,浦東機場航空貨運量連續多年達到360萬噸左右,但是增長乏力,難以取代仁川作為亞洲航空物流轉運樞紐的地位,航空冷鏈物流更是難以滿足城市發展與功能提升的需要。因此,上海應進一步加快推進冷鏈物流中心建設,進一步強化上海在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推進過程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冷鏈物流于強化上海“四大功能”具有突出支撐作用,包括:有利于強化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地位,支撐上海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有利于完善高端產業鏈綜合服務體系,支撐強化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有利于構建高端進口商品全球組織體系,支撐強化樞紐門戶功能;有利于支撐臨港新片區科創中心承載區建設,支撐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
上海要完善航空冷鏈物流綜合服務體系,爭取成為冷鏈物流的“四基地、一平臺”:
全球高端進口食品中轉集散基地
依托進博會對全球優質高端食品的商流組織優勢,針對海鮮、肉類等進口高端冷鮮食品,打造集倉儲、轉運、配送于一體的安全可靠的進口商品冷鏈物流體系,實現對冷鏈商品的全程溯源和病毒查殺能力,成為全球高端冷鏈食品進入中國市場的“入口”。
生物醫藥國際供應鏈組織基地
2019年上海醫藥產業產值已突破1300億元,今后要通過浦東機場冷鏈物流服務能力提升,進一步賦能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優勢,加快構建醫療器械、生物藥劑等高端產業的供應鏈組織體系,打造服務上海生物醫藥產業鏈的“全球資源配置樞紐”。
長三角高端農產品供應鏈保障基地
針對長三角農產品的高端化升級蘊含著巨大的動能和市場潛力,系統完善與國內國際高端消費市場的快捷國際航空冷鏈物流體系,形成面向我國乃至全球發達地區的高端農產品出口集結、物流、交易、結算等組織保障體系。
科技裝備的產業保障基地
針對大飛機產業園區的運營,構建配套高科技裝備的冷鏈物流保障基地,并以服務產業為示范,以冷鏈物流為引領,推動供應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打造服務于大飛機、醫療設備全產業鏈的冷鏈物流保障基地。
跨境電商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
基于上海在全球貿易資源和供應鏈領域的突出優勢,基于高端進口食品、生物醫藥、農產品等領域的業務基礎和配套基礎設施,進一步系統構建集通關結匯退稅、倉儲、跨境物流、供應鏈金融、增值服務等于一體化開放式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