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銷社冷鏈體系助力冷鏈網絡化建設

    前 言

    近期,供銷社重新進入大眾視野,成為廣泛熱議的話題。“破繭”歸來的供銷社在新經濟時代如何發揮優勢創造價值,對于冷鏈物流行業來說,供銷社布局冷鏈,為我國冷鏈網絡化建設

     

    前 言



    近期,供銷社重新進入大眾視野,成為廣泛熱議的話題。“破繭”歸來的供銷社在新經濟時代如何發揮優勢創造價值,對于冷鏈物流行業來說,供銷社布局冷鏈,為我國冷鏈網絡化建設提供了積極的助力。





    一、新時代供銷社的“前世今生”


    供銷社在我國已有百年歷史,計劃經濟年代,供銷社扮演著保障供給、穩定價格的重要角色,依靠“統購統銷”幾乎包攬了中國幾億農民的買與賣,農副產品必須通過供銷社才能走向全國市場。



    改革開放以后的市場經濟年代,我國供銷社經過多輪改革重組,重新激發出市場活力。199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恢復成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全國供銷合作社自下到上恢復獨立系統。公開資料顯示,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內設機構14個,監事會內設機構1個,下轄15個直屬事業單位、14家主管社團和中國供銷集團,中國供銷集團管理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11家。


    截至2020年底,中國供銷社系統共有各類法人企業22739個(不含基層社)。其中,省社所屬企業1263個,省轄市社所屬企業3091個,縣社所屬企業16436個,控股或參股至少13家上市公司。


    2021年,全國供銷系統全年實現銷售總額6.26萬億元,其中,農產品銷售額27591億元、日用品銷售額1492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4.3%和17.1%;到2022年上半年,全系統銷售總額2.9萬億元,同比增長19.1%。在疫情常態化影響下,供銷社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