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踏信冷鏈物流將繼續以“以誠為本,互惠互利”的原則,以客戶滿意為標準,以保持行業為目標,不斷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結合傳統的經驗與科學的管理,努力發展成為乃至國內、具實力的中型物流企業。
健全的物流網絡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出臺。
統一大市場是指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一個市場的基礎制度規則統一,市場的設施高標準聯通,要素和資源市場,以及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同時,市場的監管要公平統一,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進一步規范的大市場。
《意見》提出了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主要目標:持續推動高效暢通和規模拓展,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進一步降低市場交易成本,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培育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
《意見》明確,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撐。
一、全國統一大市場,由大到強
“統一”一詞在《意見》中共出現68次,全國范圍內建設“大市場”,做到統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央視新聞報道中,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巖曾表示,要全面鞏固國內經濟體系循環暢通的成果,這其中的關鍵一招就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它有利于進一步地激發和培育的潛力,為我們以自身的大的確定性來抵御外部不確定性提供一個很好的支撐。
早在秦朝,始皇帝在統一六國后,實行了大批的政策制度改革,尤其是“車同軌,書同文,度同制,幣同制”的推行,統一基礎制度對國家治理、經濟發展、文化融合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為中華文明奠定了基礎。
因此,統一的市場基礎制度、市場監管公平、要素和資源市場、商品和服務市場,以及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必將對新形勢下深化改革開放,更好利用發揮、鞏固增強我國市場資源的巨大優勢,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產生重要影響。
二、現代物流業,依托大市場高水平發展
全國統一大市場早提出,就與物流息息相關。
2015年8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發展現代流通業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次提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旺消費促發展。
我國的物流業處于轉型升級的戰略機遇期,仍需要高質量發展。此次上海疫情也暴露出了我國物流業的短板,如人力短缺、供應吃緊、運力不足、成本高、貨運堵塞等多個難題。打通堵點,有利于物流行業。大力發展物流行業,促進全社會物流降本增效,是建設現代流通網絡中的重要一環。打通堵點、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有助于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對于物流行業而言,意味著市場空間的進一步擴展以及經營成本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