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度包裝”何時能“輕裝上陣”?

    家住河北石家莊的張先生近日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煩惱,家人從老家寄來了很多生鮮,看著包裹得嚴嚴實實、套了里三層外三層的紙箱,他有點苦惱。他對記者這樣說:“收到家里寄來的包裹

     

    家住河北石家莊的張先生近日遇到了一些甜蜜的煩惱,家人從老家寄來了很多生鮮,看著包裹得嚴嚴實實、套了里三層外三層的紙箱,他有點苦惱。他對記者這樣說:“收到家里寄來的包裹很開心,但是拆箱子可太麻煩了,大號的紙箱里面裹了一層厚厚的塑料膜,用膠帶固定住,里面是泡沫塑料箱,也被膠帶纏得緊緊的,確實是很結實,但是也太浪費了。”


    張先生經歷的事情在寄快遞時經常發生。保護功能是快遞包裝的功能,在遠距離的運輸過程中避免因搬運、擠壓等造成的破損。同時,快遞包裝還肩負著保持商品美觀、贏得買家好感的作用。有調查顯示,我國快遞業每年產生超過900萬噸廢紙和180萬噸的塑料垃圾,給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施策包裝治理久久為功



    我國早在2009年就出臺相關政策,對快遞包裝展開專項治理,后續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進行規范。2020年9月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倡導以“綠色、環保、低碳”為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實現經濟發展和綠色轉型同步進行。今年,國家郵政局賡續前行,在2月22日召開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實施綠色發展“9218”工程,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低碳轉型,到年底實現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90%,深入推進過度包裝和塑料污染兩項治理,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的郵件快件達到10億件,回收復用質量完好的瓦楞紙箱8億個。政策出臺后,各地郵政局積極響應,廣東、山西、黑龍江等多個省市紛紛對快遞包裝做出相關規定,例如限制打包所使用膠帶紙的寬度、降低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的比例等……


    隨著電商飛速發展,我國快遞業務量一路突飛猛進,從2006年的10億件增長120倍,在2022年達到1200億件。據國家郵政局數據發布,今年1-4月,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68億件,同比增長13.7%。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71億件,同比增長17.0%。龐大的快遞業務量在推動經濟騰飛的同時,帶來了巨大的環境污染問題,造成了大量可回收資源的浪費,使用不可回收的膠帶每年可繞赤道425圈。回收1噸廢紙大約可生產0.85噸新生紙,可以挽救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廠空間,少用純堿240公斤,降低造紙的污染排放75%,節約造紙能源消耗40%-50%,而每張紙至少可以回收兩次,我國的廢紙回收率僅為20%-30%,每年流失廢紙600萬噸,相當于浪費森林資源100萬-300萬畝。



    積極響應彰顯企業責任擔當



    由粗放式轉向集約式發展循環經濟,是快遞包裝行業面臨的重大問題,需要快遞企業在其中承擔重要責任。企業回收舊的包裝箱,一部分可以直接利用,另一部分可以集中處理節約成本。


    京東物流自2016年啟動紙箱回收計劃,回收范圍覆蓋全國京東快遞站點。京東物流循環包裝業務依托正逆向一體化物流體系完成回收和循環利用,快遞員當面簽收后帶回網點后經由逆向回程車返回倉庫再次利用。為落實“9218”工程,京東物流大力推廣原廠直發包裝,出臺平臺激勵措施,引導上游品牌企業從源頭上進行綠色包裝轉型,出廠包裝和快遞包裝采用一體化結構設計;依托大數據和算法進行包裝選改型優化和耗材智能推薦,提升包裝空間利用率,避免過度包裝;研發新型包裝材料替代傳統一次性塑料,比如以紙代塑和循環快遞包裝袋;開展C端循環包裝共享試點;鼓勵快遞員回收紙箱再利用。



    “京東物流未來將會推行標準化循環箱和共享回收模式,建立末端回收基礎設施解決空箱回收的難題,由三方循環包裝服務平臺回收后統一調配資源實現循環包裝快速周轉。”京東物流青流計劃項目負責人段艷健在接受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這樣說。


    在“十三五”期間,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郵政)全面啟動綠色行動,開展綠色包裝、綠色運輸和綠色金融三大工程,開展綠色電商、綠色建筑等六項示范行動,持續完善綠色發展體系。今年以來,中國郵政發布《綠色郵政“十四五”發展規劃》,要求推動行業發展“9218”重點工程,深入推進過度包裝和塑料污染兩項專項治理,使用可循環包裝的郵件快件全國達到1億件,回收復用瓦楞紙箱全國8000萬個。


    鄭重聲明:部分文章來源于網絡,僅作為參考,如果網站中圖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處理!

    為您推薦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