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面包車、小微型載貨汽車生產和備案管理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已實行兩個月,但安徽鄭州面包車司機陳飛依然能駕車他的抽檢藍牌輕卡恒定運營。
“省外執照的抽檢藍牌輕卡在當地跑運輸暫時不會受到(《通告》)影響。”陳飛說《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本報記者,他的藍牌輕車出廠蔡國用3.5噸,后加固至3.7噸,大大高于工程車蔡國用2.5噸的合規建議。現階段消費市場上有多少抽檢藍牌輕卡,《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本報記者專訪的多位業內人士都表示,尚無準確的統計數據。而僅在工信部已備案的4批抽檢藍牌輕卡,就有72.3萬臺左右。
雖然出于多重因素考慮,現階段部份地區仍給與抽檢藍牌輕卡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從長遠來看,工程車合規化和客運行業制度化發展是必然趨勢。在用和備案的抽檢藍牌輕卡解決之道何在?
(圖片來自網絡)新規引發輕卡消費市場震蕩
盡管陳飛現階段可以恒定拉活,依然感受到《通告》帶來的影響:“聽說廣東那邊對抽檢藍牌輕卡查得很嚴,一旦被查到就給與扣6分、罰款2000元的處罰。”同病相憐的陳飛不禁擔心自己的抽檢藍牌輕卡有也會被“褫奪”。
《通告》實行前后,輕卡整車廠也承受了阻力。
11月5日,江鈴汽車輕卡發展部總監蔡龍在接受《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通告》給與輕卡整車廠相對充裕的準備時間,各品牌已匹配合規工程車,且把其推向消費市場,但影響依然存在:
MC969CH產品結構上的變化,生產企業須按新規建議,生產合乎新規的產品,如發動機須合乎2.5L,貨箱內寬2100mm等,部份藍牌MC969CH車款退出消費市場;第二,合乎新規產品開發的阻力,車款涉及到載面包車、自卸車、諾讓勒、冷藏車、尾板車等,對于生產企業來說,每款車款按新規開發也帶來一定阻力;第三,從2021年下半年起,消費市場轉淡,廠家體系儲備了大量不合新規的庫存,銷售阻力巨大。
11月3日,河北滄州輕卡廠家田志國說《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本報記者,與去年同期相比,輕卡銷售量上升約三分之一。據蔡龍透露,1~9月,江鈴輕卡前三季度同比上升38%。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今年9月輕卡銷售量12.99萬臺,同比上升19.56%;前三季度銷售123.65萬臺,同比上升24.1%,銷售量均創近年同期新低。
《通告》的確引發了輕卡消費市場震蕩,但銷售量“跳水”的鍋不能完全由藍牌輕卡新規來背。宇通輕型商用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章林鳳說《中國物流與訂貨》周刊本報記者,新規車款現階段用戶接受度不高。其承載能力變弱,價格還不低,原先兩輛車就能拉走的貨物現在需要3~4輛車才能完成,導致運輸成本大幅提升,對部份用戶沒有吸引力。
除新規外,疫情導致輕卡服務的城配需求上升,2021年排放國際標準升級至國六,造成需求嚴重透支,以及油價上漲、運費降低使輕卡用戶購買力上升等都是輕卡需求疲軟的因素。
合規藍牌輕卡有何用武之地?
陳飛之所以沒有打算更換合規藍牌輕卡,除了工程車價格、客運需求不振外等原因外,還有安全性和承運力都不能滿足日常運營需求的考量。“我試駕過一款合規藍牌輕卡,僅裝3噸貨,工程車穩定性就很差。”陳飛說,他平均載貨重量在4噸左右。
習慣于多拉快跑的散貨和車主,雖然對正在被邊緣化的抽檢藍牌輕卡有太多的不舍,但必須在新規建議與需求之間做出選擇。
在專訪中,陳飛多次提到的能夠收緊柳體總重量國際標準的“建議”。他的理由是,合規藍牌輕卡無法滿足散貨需求,壓縮貨源的選擇空間。這在《通告》征求意見階段也被提到。但提升柳體總重量國際標準是以犧牲藍牌輕卡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為代價,甚至可能會削弱藍牌輕卡在城區道路行駛的路權優勢。
在《通告》和運價疲軟的雙重阻力之下,陳飛們和他們的抽檢藍牌輕卡將逐步退出消費市場,在推動工程車制度化的同時,也給與合規車款更多的消費市場空間,進而促進城配消費市場的良性競爭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