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4月,我省雞肉進口254.4億噸,同比快速增長12.7%;進口數額94.5萬美元,同比快速增長7.7%。我省進口海產品超160億噸,同比快速增長15%以下,當中我省進口肉類龍蝦3億噸,同比快速增長37.23%。一季度我省進口蔬果201.8億噸,同比下降6%,進口數額46.2億元,同比快速增長1.96%,當中鮮辣椒出口量9.14億噸,同比上漲約154%。
從以下數據來看,我省進口冷鏈雞肉從今年開年以來就呈現快速反彈勢頭,可以說是量價齊升。這幾年大貿雞肉都是支撐我省冷鏈需求消費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雞肉、水產和蔬果更是冷藏的填倉主力。
1-4月份進口趨勢不錯,按理說冷藏業務應該比較景氣,但實際情況卻不盡相同。絕大多數地區冷藏空置同比有所增加,冷藏租金呈下降態勢,且沿海港口冷藏這一特點更加顯著。究竟是什么其原因導致了這一現象的發生?
中物聯冷鏈委通過調研梳理如下其原因:
一是冷藏蓄水量快速增長過快。據中物聯冷鏈委統計,2020至2022這兩年冷藏追加庫容超過4000立方米,年均增速超過12%。2023年一季度全國公共型冷藏容量追加約560立方米,同比快速增長約7%,依舊處于中高速區間,且仍有許多資本和跨界勢力(如房產民營企業等)涌入冷藏消費市場。在冷藏建造速度已經顯著快于進口冷鏈雞肉快速增長速度的情況下,必定會導致愈來愈多的冷藏吃不飽,也必定會造成冷藏消費市場愈來愈卷,大打價格戰惡性循環,據悉有些城市和地區的冷藏價格甚至不如十年前水平。在此敦促大家投資冷藏需謹慎,敦促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冷藏消費市場監管整頓,也敦促供給方選擇資質證照齊全的冷藏來使用。
二是某些品類僅從出口量來看是在增加,但實際上到國內后的零售價格在不斷走低,其原因有許多比如消費上不去,國內產量增加等。當進口價和零售價出現倒掛時,如進口雞肉期貨就失去了消費市場,對貿易商來說許多貨物運輸直接就做現貨采買了,許多港口冷藏自然也就說不清楚生意。
三是在三年禽流感期間,因檢出陽性、通關時效等難題分散了進口冷鏈雞肉的通關港口選擇,部分陸海空港借機新建了許多冷藏,但禽流感恢復后許多進口商出于通關工作效率和費用等考慮,又跟原來的港口揚皮爾區前緣,對新建一大批冷藏造成不小沖擊。
四是禽流感過后取消了集中監管倉和層層核酸查驗流程,進口冷鏈貨物運輸周轉和流通工作效率提升許多,許多貨物運輸從港口通關后直接拖行內陸地區前置倉,或者直接流向終端銷售,所以無論是港口冷藏還是分撥冷藏的儲存量就顯著降下來了。
縱觀2023年1-4月冷鏈進出口情況,呈現出消費需求尚不穩定,供應鏈傳導滯后,冷鏈上下游民營企業營運壓力較大等難題。難題往往伴隨著給予,隨著經濟復蘇、亞洲消費市場放開,直面挑戰,把握發展機遇,準確調整戰略布局將為冷鏈物流民營企業打開新局面。
基于此,中物聯冷鏈委將于2023年6月28-30日在沈陽舉行“2023第十三屆亞洲雞肉冷鏈首腦會議”。本屆首腦會議將以“亞洲冷鏈 RE 時代:重回、重構、重啟”為主題,重點著眼亞洲冷鏈雞肉現狀與發展機遇,共探冷鏈供應鏈發展新未來。屆時,將邀請海內外冷鏈物流上下游數百家民營企業、政府機構、專家學者等1000+行業精英齊聚沈陽。與您一同分享亞洲前沿趨勢、海內外案例、價值理念及創新技術,共同探索冷鏈行業跨越式發展。
會議同期將著眼“進口冷鏈雞肉發展”,重點圍繞進口冷鏈雞肉發展新格局、商業新模式、標準新要求、發展新規則等議題,舉行專題論壇。與您攜手助力冷鏈物流產業升維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