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河南食品網 ? 食品安全 ? 焦點透視

    正文

    超市臨期食品大都“藏”著賣 工商總局要求強化管理

    發布日期:2012-02-20  瀏覽次數:2157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出通知,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也就是臨期食品要在經營場所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2月

    河南食品網訊

    超市捆綁銷售臨期食品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出通知,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也就是臨期食品要在經營場所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2月13日-15日,記者走訪了京城的數家超市發現,不少超市并沒有設立"臨期食品專區",絕大部分沒有對臨期食品做出醒目提示,而且這類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常以贈品的方式與新鮮食品捆綁銷售。

      調查篇

      京城超市難覓臨期食品專區

      北京市工商局對臨近保質期食品明確了界限,并制定了相關規范,以鼓勵為主,有條件的超市可設置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對快到期食品進行集中陳列銷售,以保證消費者知情權。同時要求,設立的"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不能形同虛設,如果未設立專區,就要依法讓到達保質期限的食品退市。

      近日,記者走訪了京客隆、適佰家、歐尚等連鎖超市,未看到"臨期食品專柜",也未發現這些門店有對臨期食品作出醒目提示。

      在適佰家管莊店,記者在超市轉了一圈也未看到臨期食品專柜,于是詢問超市工作人員有無"臨近保質期食品專柜",在記者一再說明后工作人員才表示:"什么臨近保質期食品專柜?是便宜點的那種嗎?我們這沒有。"隨后記者從收銀臺工作人員處也確認了該超市未設"臨期食品專區".同樣,在京客隆和歐尚,記者也沒看到醒目的"臨期食品專區".

      著名環保專家董金獅表示,據他了解,目前北京絕大多數超市都沒有"臨期食品專區",一般只有促銷區。"不過促銷區也不全是臨期食品".據他介紹,超市促銷區的商品主要有三類:第一類為臨近過期的商品;第二類為新上市需要推廣的商品;第三類為庫存積壓的商品。

      而針對臨期食品的概念界定,由于國家沒有明確規定,此前不同商家有不同的理解。此次北京工商局根據食品不同的保質期,劃分了六類"臨界限":食品保質期為一年以上的,期滿之日前45天;保質期為半年以上不足一年的,期滿之日前20天;保質期9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滿之日前15天;保質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滿之日前10天;保質期16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滿之日前5天;保質期少于15天的,期滿之日前1至4天。

      北京市工商局在《臨近保質期限食品銷售專區制度》中規定,商場超市應當在上述規定的期限前,將臨近保質期限食品進入臨近保質期限食品銷售專區集中陳列和銷售。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臨期食品銷售專區"中的食品可打折銷售,但要按規定明碼標價、注明降價原因等。
    [pagebreak]
      捆綁銷售臨期食品非常普遍

      雖然記者在數家超市都沒發現有"臨期食品專區",但并不代表超市里沒有臨期食品。記者調查發現,臨期食品并未得到"醒目標注",反而"悄悄地"夾雜在贈品里與新鮮食品捆綁銷售。

      2月14日,記者在適佰家超市看到,某品牌早餐奶標明買"3贈1",記者發現4袋牛奶生產日期并不相同,其中一袋生產日期為2012年1月19日,標注"保質期30天".根據北京市工商局的規定,保質期30天以上不足90天的,期滿之日前10天就是臨期食品,但記者在該商品包裝以及周圍并未看到任何有關"臨近保質期"的提示。

      而在記者咨詢其他品牌牛奶時,促銷人員也紛紛推薦旁邊掛著贈品牛奶的整箱牛奶,稱"買一箱送3袋"更劃算。在記者猶豫之時,一名女促銷人員更是豪氣地表示,"你想要的話,我還可以再給你綁兩袋紅棗奶上去。"記者發現,這名促銷員所說的紅棗奶,同樣也是臨近保質期食品。

      而這種捆綁銷售臨期食品的做法,在超市里比比皆是,面包、牛奶更是重災區。這種促銷方式也容易使一些不明就里的消費者,誤以為價格便宜,在未細看每樣食品保質期的情況下,就可能購買到臨期食品。

      "買一贈一"代替"過期提示"

      "不少消費者都上過這樣的當,所謂的'特價'食品,其實就是臨期食品。"董金獅告訴記者,購買類似商品的時候,商家只會說現在買很劃算,但根本不會告訴你里面含有快到保質期的食品。"打折的商品容易'打折健康',消費者購買前一定要瞪大眼睛,仔細查看生產日期。"

      "我買東西時一般還是會看看生產日期,但是往往忽略贈品,我總以為贈品或打折食品應該和原商品一致。"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不少消費者和李女士一樣,在選購食品時,往往忽略了附贈食品的生產日期。

      記者還發現,一些商家甚至"特意混淆"作為贈品的臨期食品。某品牌整箱牛奶上捆綁著袋裝牛奶,促銷員說是贈品。記者發現,牛奶箱的生產日期清晰明確,標為2012年2月3日,而記者想查看贈送的袋裝牛奶上標注的生產日期,卻發現標注生產日期的那一面被膠帶貼住,粘在牛奶箱上,不撕開膠帶根本看不清楚。

      除了作為贈品外,超市里的臨期食品還有不少"潛規則".比如擺在貨架最外面的往往是生產日期比較早的,而近期生產的商品一般都放在最里面。一些有經驗的消費者都不看外面的,直接從貨架最里面取商品。

      "目前還存在的一個問題是,許多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都不在一起,不利于消費者及時發現該商品是新鮮還是已經臨近保質期。"董金獅說。

      董金獅告訴記者,其實我國可以學習國外的做法,國外是要求商品明確標注到期日,而我國只是強制要求生產企業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但企業一般將這兩者分開標注,從某方面來說,這其實也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超市自制食品屬"監管真空"

      如果說包裝食品還比較容易辨別該產品是否快到保質期的話,那超市里的自制食品則可謂監管的"真空區".
    [pagebreak]
      記者在超市發現,自制的饅頭、包子、鹵肉等食品都是沒有包裝,散裝著賣,消費者根本無從判斷該食品的生產日期,只能詢問超市工作人員。當記者問這些散裝熟食能保質多長時間,銷售人員回復稱食品都是現做現賣的。然而,消費者僅憑"當天"這樣一個時間概念,根本無法判別食品是否還在保質期內。

      董金獅指出,超市自制食品原則上是生產兩小時內是安全的,一般也認為當天生產的當天食用就沒有問題。

      他同時提醒,購買超市自制食品,買前一定要掌握竅門,"一看二問三動嘴".首先要觀察其成色,看色澤是否新鮮;然后詢問銷售人員該食品的生產時間,如果銷售人員語焉不詳,最好放棄不買;最后,如果可以試吃,最好嘗一小塊看看是否新鮮。

      服務篇

      臨期食品保存有講究

      臨期食品能不能食用?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我們探討的并非是臨期食品的安全問題,而是很多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到臨期食品的消費者,買回家后未及時食用,很容易放到過期自己還不知道。

      而且,食品有保質期和保存期之分。保質期主要面向消費者,是指在正常貯存的條件下,保證食品的最佳質量,在這一時間內可以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快過期食品的保存很有講究。如果食品在溫度、濕度等都恰當的條件下貯存,且包裝完好,顏色、味道、硬度等沒有發生變化的話,在保質期內食用完全沒問題。

      但如果食品包裝有洞或漏氣,即使還沒到保質期,也可能早已變質。所以食品能不能吃不能"一刀切",還要具體看食品的特征,如色、香、味、形有沒有改變,包裝有沒有漏氣。可以對比平時的食品和快過期食品,如果有變質情況,不要購買。

      另外,還需要警惕一些廠家可能會將已過期的食品"翻新"后重新打印保質日期。

      食品開封后應盡快吃完

      一般來說,開封后的食品環境和保存條件已經發生變化,不能再以保質期來判斷有無變質、是否可以食用,因此專家建議開封后食品應盡快吃掉。

      很多人認為冰箱就是保鮮箱,開封的食品放進冰箱就"萬事大吉",不會腐壞。但冰箱并不是萬能的,它不能把細菌殺死,只是低溫的條件下,細菌活動會變得不活躍,處于一種"休眠"狀態,可一旦接觸空氣,細菌就會重新活躍,所以從冰箱取出來的食物要盡快食用。

      另外,從冰箱拿進拿出的食品,貯存環境交替變化,食物更容易變質,保質期也相應縮短。如果食品開封后又放回冰箱,容易使冰箱中的味道、潮氣、細菌等進入食品當中,既影響風味,又容易變質。所以開封后的食品最好一次性處理,不要重復進出冰箱。

      過了保質期≠一定不能吃

      有的人看到食品已過保質期,即使食品看上去還非常完好也只好拋棄。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指出,過了保質期不等于產品不能吃。保質期只是質量保證的期限,如果食品在保質期內就壞了,屬于產品質量問題,生產企業要為此負責。過了保質期,生產企業就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果產品質量可靠,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仍然不壞是很常見的。

      如果判斷食物仍在可食狀態下,可以加熱殺菌后繼續食用;如果無法判斷,為保險起見最好不吃。
    [pagebreak]
      那么,如何辨別食品過了保質期還可食用?范志紅指出,打開包裝后,如果顏色、氣味、味道、質地都處在正常狀態,可以把它加熱煮沸。煮沸或蒸透后質地和味道仍然沒有異常變化,就可食用。要注意的是,牛奶在保質期之內也可能變質,鑒別方法就是把牛奶倒出來加熱到微沸狀態,如果質地仍然均勻,味道也正常,就說明微生物并未超標。如果出現絮凝、分層、沉淀等狀態,就說明已經變質了。罐頭食品如果罐蓋或包裝袋沒有膨脹凸起,打開后氣味和質地都正常,那么煮透、蒸透就可食用。

      有些食物可以長期保存,如蜂蜜、糖、鹽、味精、高度酒等本身具有防腐作用,只要不吸潮,幾年后仍可食用。水分含量特別低的天然食品,如糧食、豆子、堅果等,如果存在抽真空包裝中,也可以存幾年不變質,只要打開后沒有不良氣味就可食用。標明室溫下保質期一個月的食品,放在冷藏室里很可能3個月不壞。這是因為溫度降低,微生物繁殖變慢,保質期相應延長。

      他山之石

      看國外怎么處理臨期食品

      加拿大 明天要過期今晚就處理

      在加拿大,幾乎所有超市都會在晚上結業前的2-3個小時內,把當天或是第二天必須賣完的食物以非常低的價格賣掉。那些即使打折后仍未賣完的食品就被當成垃圾處理。如果因極個別疏漏,沒有及時把過期食品下架,一旦被發現或收到顧客的投訴,他們會馬上將這些漏網之魚處理掉,確保消費者的利益和自己的聲譽。

      新西蘭 明確標出最佳食用日期

      新西蘭超市里的食品外包裝上通常有"食用日期"和"最佳食用日期"的標識。"食用日期"是指在這個日期之后繼續食用該食品可能影響健康,超市必須停止銷售。超市販賣已經過了"食用日期"的食物屬于違法行為。如果被發現是故意販賣過期食品,將受到罰款處理。"最佳食用日期"是指食品的質量在該日期之后就會減低,但繼續食用不會有健康安全問題。

      英國 過了最佳食用期就得打折

      每晚趕在超市下班前,購買既便宜又絕對安全的快過期食品,是很多英國人的做法。超市里這些打折商品并不是食品過了保質期,而只是過了最佳食用期。英國環保組織"廢品與資源行動計劃"發起過食品節約活動,挨家挨戶教人們怎么理解"最佳食用日期",如何區分"此日期前最佳"、"此日期前食用"和"出售期限".

      日本 保質期前幾個小時必須丟棄

      日本便利店食品架上,通常擺著便當、面包、飯團、三明治等保質期只有1-2天的食品,為保證新鮮,店主會在距保質時間幾個小時前就丟棄。

      那么日本便利店是如何處理這些下架食品的呢?日本便利店將下架食品都做成了肥料和飼料,從而形成一個循環再生系統。

      德國 一旦過期就當垃圾來發電

      在德國,他們將倒掉的食品垃圾用來發電。德國聯邦食品回收協會有80家回收食品中型公司,他們利用這些食物垃圾發酵后產生的沼氣來發電發熱。
    ?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友情鏈接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