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河南食品網 ? 食品安全 ? 焦點透視

    正文

    進口食品安全引發關注 消費者勿盲目購買

    發布日期:2012-02-02  瀏覽次數:1971

      英文《中國日報》2月1日報道:高萍萍是一位來自安徽省的30歲的母親,2011年12月日本明治食品公司宣布,該公司旗下的明治奶粉

    河南食品網訊

      英文《中國日報》2月1日報道:高萍萍是一位來自安徽省的30歲的母親,2011年12月日本明治食品公司宣布,該公司旗下的“明治奶粉”的部分產品被檢測出含有放射性元素銫,在此之前高萍萍一直給她兩歲的兒子喝這個品牌的奶粉。

      她說:“我不知道我買的牛奶是否受到污染,還沒吃的奶粉也不知道該怎么處理。”

      高萍萍面對的問題也正是越來越多的選擇購買進口食品的中國消費者所面臨的。

      自從2008年中國的含三聚氰胺的奶粉被曝光后,進口食品的人氣飆升。

      從那之后,中國的父母更加傾向于購買進口食品。2010年,全國奶制品的進口額高達近2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1.6%。

      據中國產業研究報告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前7個月,中國進口食品和飲料的金額超過182.7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28%。

      廣東進口食品網(importfood.net)的一位姓林的經理表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以及對食品質量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更加喜歡高品質的進口食品。

      他還說,與此同時,外國食品企業也注意到了中國這個很大的潛在市場。

      “我們已經收到意大利、德國和比利時食品公司的邀請,去參加他們的食品展銷會。”

      像林經理這樣的新興網絡食品經銷商給中國百姓提供了更多購買進口食品的渠道。

      安徽一家大型食品貿易公司的員工吳倩喜歡從亞馬遜(Amazon.com)以及美國的Drugstore網購買進口食品。

      吳倩說:“我很相信這些大型知名的網店,它們銷售優質的食品并且提供良好的服務。”

      除了網上零售商外,還有很多在國外生活的中國人按需求幫人從國外購買奶粉,再郵寄給顧客并以此掙錢。

      美國購物網(Usashopcn.com)是一個專門向中國消費者銷售美國產品的網站,它提供的一項在線客戶服務就承諾,該網站所銷售的全部奶粉均從美國頂尖的網店采購,但是它不能保證這些奶粉的產地都是美國,原因是很多知名公司的工廠遍布世界各地,很多還設在發展中國家。

      美國購物網上明確寫道:“如果你能證明從我們網站購買的產品是偽劣的,我們公司聘請的美國律師將會幫助你追討賠償;當然,這樣的情況從未發生過。”

      但是,進口食品并不全都安全可靠。

      今年1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AQSIQ)要求意大利駐中國大使館提供更多關于意大利公司涉嫌向中國顧客銷售標識不當的橄欖油一事的情況說明,并敦促意大利提高產品質量控制,確保出口到中國的橄欖油的質量和安全。

      2011年12月,意大利警方發現80%的意大利瓶裝橄欖油摻雜了產自其他地中海國家的低品質油。

      中國駐米蘭使領館引用意大利媒體的報道數據說,2010年中國從意大利進口了6502噸橄欖油,數額是2009年的兩倍,占了中國全年進口橄欖油總量的35.7%。

      據國家質檢總局數據,2011年,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發現的不合格進口食品有1857批次。

      國家質檢總局的新聞發言人李元平表示,不符合中國的微生物和添加劑標準是這批不合格進口產品的一個主要問題。

      李元平介紹說,包括飲料、餅干和乳制品在內的這些產品已經由當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關退回或銷毀處理,并沒有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王世平認為,發達國家的食品工業已經形成成熟的體系,有先進的技術和法規制度來保證食品安全。

      “雖然不能排除進口食品的質量可能會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受到影響,不過,面對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西方的生產商也出現以次充好的出口食品了”,王世平說。

      來自山東元鼎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單正國表示,如果中國消費者購買的進口產品有問題,維權之路并不會平坦。

      他認為,由于中國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闡明如何計算消費者的損失,所以消費者只能向沒有行政權力的民間組織——消費者協會求助。

      此外,單正國補充道,中國對不合格進口食品的相對不嚴厲的處罰標準,可能導致外國食品生產商在進入中國這個利潤豐厚的市場時降低其產品質量。

      “如果這些來自發達國家的生產商可能面臨的處罰跟在他們國家一樣嚴格的話,我敢肯定,進口食品的質量將大大提高”,他說。

      但中國農業大學的王世平教授認為,通過網絡輿論配合的公眾監督會是進口食品安全的有效保證途徑。

      王世平教授說:“食品安全一經媒體披露,就會大大影響公眾的信心和生產者的信譽。”

      王教授還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進口食品前,他們應該充分了解產品的有關信息,不要“盲目購買”。
    ?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友情鏈接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