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河南食品網 ? 食品安全 ? 焦點透視

    正文

    食品保質期面前應該明明白白

    發布日期:2012-01-30  瀏覽次數:1510

    來源:長江日報  1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要求各地工商部門嚴格監督,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對不符

    河南食品網訊

    來源:長江日報


      1月27日,國家工商總局要求各地工商部門嚴格監督,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對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封存、依法處置或銷毀。(1月28日《北京晨報 》)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不明不白情況下購買了即將過期的食品是令人沮喪的,畢竟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掉。誠然,購買食品,該睜大眼睛看清楚保質期,但這顯然不是每一個消費者能夠做到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即將過期食品須作醒目提示是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其實,現在也只不過是“老話重提”。早在2007年,國家工商總局就發布《關于規范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臺賬制度的指導意見》,提出:在超市賣場和社區食雜店銷售即將到期的食品,須在銷售場所集中陳列,并作出醒目的提示。

      “醒目提示”的有無,對于是否購買即將過期食品起著決定性作用。問題是,監管部門的要求不能是模糊的詞。何謂“即將過期”?離過期只有一天,也是“即將過期”;離過期只有三天也是“即將過期”,離過期只有一個星期同樣也可以算“即將過期”。如果商家將“即將過期”定義為最后一天,又該如何?另外,什么樣的提示才算是“醒目提示”,人家貼個小紙條,算不算?以前就有要求商家專門開辟“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區”,怎么現在又變成了“醒目提示”?說實在的,消費者對于快過期食品沒有什么成見,最痛恨的就是被欺騙,如果商家明著說,消費者自己選擇消費,也就沒有任何爭議存在了。

      食品保質期面前最該明明白白。現實的困境是,消費者不能明明白白知道保質期,要么是弄虛作假,要么混淆欺騙,讓消費者充當冤大頭。

      食品安全面前不該有“即將過期”這樣的模糊詞,為此,工商部門該制訂得細致些,且是硬杠,讓商家無法作假,更重要的是,監督要有力,懲罰力度要強,如此,才不會使消費者稀里糊涂中了圈套。
    ?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友情鏈接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