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河南食品網 ? 食品安全 ? 焦點透視

    正文

    飲食安全報告顯示:八成民眾對食品沒有安全感

    發布日期:2012-01-07  瀏覽次數:1770

      今天下午,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志社旗下的《小康》雜志與清華大學將聯合發布《2011~2012中國飲食安全報告》。  法

    河南食品網訊

      今天下午,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志社旗下的《小康》雜志與清華大學將聯合發布《2011~2012中國飲食安全報告》。

      法晚記者從該報告中獲悉,80.4%的人對當下的食品沒有“安全感”,絕大多數(91.3%)的受訪者非常關注食品安全事件。同時,報告里面提到了消費者最不放心的是熟肉制品,其次是膨化及油炸食品、鮮肉、乳制品和蔬菜。

      同時,受訪者還認為生產加工、檢疫檢驗和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這三大系統是食品安全潛在風險最大的環節。

      調查1

      熟肉制品 消費者最不放心

      調查顯示,63.7%的受訪者認為我國食品安全形勢嚴峻,80.4%的人對當下的食品沒有“安全感”。食品安全狀況已經嚴重動搖消費者的信心。

      調查還發現,絕大多數的受訪者非常關注食品安全事件,過半數的受訪者不滿意當前的食品安全狀況。盡管有關部門加大了對食品安全的監控,但仍有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2011年的食品安全狀況比2010年更糟,同時,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政府在食品安全方面監控力度不夠。

      調查顯示,熟肉制品、膨化及油炸食品、鮮肉、乳制品、蔬菜是中國消費者最不放心的五種食品。記者查閱該報告發現,有一半多的受訪者對熟肉制品最不放心,在十大最不放心的食品中,這也是唯一一個有50%以上受訪者認為不放心的品種。

      分析

      安全感越低 百姓越關心

      今天上午,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接受法晚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老百姓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對食品沒有“安全感”,是因為隨著媒體的曝光,食品安全事件頻頻上演。

      比如2011年,就有毒豆芽等事件發生,在這些事件中不乏一些知名品牌企業,甚至被廣大消費者認為信用度較高的比如雙匯、蒙牛等也出現了問題,由此使得人們對食品的安全感越來越低。

      除此之外,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己的健康更加重視,而跟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餐桌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越來越多的人詢問吃的這些菜、魚、肉都是從哪里來的?

      調查2

      風險環節 生產加工最擔心

      實際上,在十大最不放心的食品中,對加工過程等環節的不信任也反映到了受訪者的選擇上,64%的受訪者認為生產加工環節最讓人不放心,其次是檢疫檢驗環節、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以及食品風險監測和預警等。

      記者從十大最不放心的食品中發現,熟肉制品、膨化及油炸食品、鮮肉、乳制品這四類食品在加工過程中,人為因素比較大,因此受訪者不放心其中的加工過程。

      調查3

      近七成人認為 政府應加強監管

      對于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中國消費者也有自己的答案,首先,接近七成的受訪者認為最應該采取的措施是“政府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

      其次六成多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加大對違法分子的懲罰力度”。

      最后,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規范和標準、行業自律以及普及科學消費知識、提高消費者的鑒別能力等措施則排在后面。
    [pagebreak]
      中國消費者最不放心的十大類食品

      序號 項目 百分比

      1 熟肉制品 52.2%

      2 膨化及油炸食品 40.5%

      3 鮮肉 34.9%

      4 乳制品 33.0%

      5 蔬菜 31.9%

      6 食用植物油 30.8%

      7 醬腌菜 30.6%

      8 速凍食品 20.1%

      9 水果 18.4%

      10 罐頭 17.5%

      食品安全潛在風險最大的前五個環節

      序號 項目 百分比

      1 生產加工環節 64%

      2 檢疫檢驗環節 52.6%

      3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41.5%

      4 種植養殖環節 30.4%

      5 食品風險監測和預警 19.1%

      序號 項目 百分比

      1 政府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 67.1%

      2 加大對違法分子的懲罰力度 64%

      3 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規范和標準 39.7%

      4 行業自律 37.9%

      5 普及科學消費知識,提高消費者的鑒別能力 25.5%

      提高食品安全的五大措施排行

      注:有效的受訪人數為1036人

      分析

      政府落實監管 最利于提高安全

      律師邱寶昌認為,要想改變現狀,必須制訂食品安全標準,加大“違法成本”,比如像國外那樣設立懲罰性賠償,甚至吊銷執照,永遠逐出市場。

      “最重要的是監管。”陸杰華認為,除了相關標準的制定外,落實規定與監管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現在出現的一些非法添加劑或隨意添加等,這些其實完全可以由政府監管。
    ?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友情鏈接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