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河南食品網 ? 食品安全 ? 焦點透視

    正文

    【聚焦】冬蟲夏草保健品別成下一個“血燕”

    發布日期:2012-11-08  瀏覽次數:1706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公布一則《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試點工作方案》,這是國家藥監局第一次允許冬蟲夏草直接

    河南食品網訊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公布一則《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試點工作方案》,這是國家藥監局第一次允許冬蟲夏草直接被用為保健食品的原料。《方案》要求,“試點企業保健食品工業產品年銷售額10億元以上(原產地保健食品生產企業可適當放寬)。”

      這是國家藥監局第一次允許冬蟲夏草直接被用為保健食品的原料,但是市場上早已經充斥著冬蟲夏草為原料的保健品。雖然制度規定嚴重滯后,假如保健品能夠保證質量,倒也不會造成什么危害。只是當前冬蟲夏草的造假本身挺嚴重。據報道,冬蟲夏草的作假方法很多,摻水的、加金屬粉的,甚至注水銀的,不一而足。在著名的冬蟲夏草市場——西寧的勤奮巷,“如果你需要造假,他們會有配套產品——小瓶的重金屬,只需要300塊錢,他們還會幫你加到里面去,主要成分是鉛。”

      冬蟲夏草的作假源于冬蟲夏草的暴利。如今挖一公斤冬蟲夏草的人工成本是三萬元,按照規格不同,批發價從兩萬元到三十萬元不等,而零售價更是高達五六萬到六七十萬。冬蟲夏草由于價格昂貴,以冬蟲夏草為原料制造的保健品自然價格不菲,有些含片一片就高達數百元,這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

      當然,誠信的企業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會摻假的,在挑選原材料的時候也會嚴格把關。然而資本總是逐利的,資本的嗅覺總是靈敏的,在一個暴利的行業,當政策放開的條件下,會向這個行業集聚。冬蟲夏草的產量卻是固定的,只有100噸上下。這決定了這個行業的“天花板”。在青海春天藥用資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雪峰看來,“如果按現在的產量,青海春天的產量再翻一番就到頭了,到時候‘江湖上再也沒有草’。”

      在冬蟲夏草人工養殖沒有成功的情況下,對自然資源必然過度開采,這只能給冬蟲夏草生長環境造成破壞,產量會越來越少。當資本涌向一個行業,產能急聚擴張,而原料供應卻是定量時,減少產品中冬蟲夏草的含量就成為一種“最佳選擇”。要么產品中冬蟲夏草的含量越來越少,要么就根本沒有。

      據報道,“關于廣東人吃蟲草,業內有個笑話,某年廣東境內蟲草銷售量達百噸,而全國產量也只有百噸。”街頭巷尾那些掛著冬蟲夏草名義賣的保健品,有多少產品里沒有冬蟲夏草,這是一個讓人深思的問題。將來,冬蟲夏草的保健品會越來越多,但愿冬蟲夏草保健品不會變成下一個血燕,不會是下一個中華鱉精。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友情鏈接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