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刺眼的文字在坊間瘋傳,中國食品安全再次被推到聚光燈下。 隨后,德國媒體刊發:再也不要來自中國的帶病毒草莓
近日,一段刺眼的文字在坊間瘋傳,中國食品安全再次被推到聚光燈下。
隨后,德國媒體刊發:“再也不要來自中國的帶病毒草莓了!”“毒草莓”……
一時間,議論紛紛。事發德國,被指“毒草莓”源頭為青島一家企業。近日,本報記者走訪多家青島食品出口企業以及各相關部門,以期揭開事件真相。
魯中晨報記者 張磊 發自青島
青島企業被指出口“毒草莓”
10月11日,青島平度市一家食品有限公司內,張同育(化名)坐在電腦前,鼠標不停地切換著幾個網頁。
張同育是這家公司的主要負責人之一,幾天來,一件讓他這樣的業內人士十分苦惱的事情在迅速傳播發酵,他說:“我們這是‘躺著中槍了’……”“再也不要來自中國的帶病毒草莓了!”
一句發表在德國媒體上的聲明,讓張同育揪心不已……
9月底,柏林以及德國東部三個地區1萬多名小學生和托兒所的幼兒在學校食堂用餐后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校餐受污染成為懷疑重點,因為向這些學校食堂提供食物的是同一家餐飲集團。而造成此次中毒事件的草莓被指來自中國,并有德國媒體指出是青島的一家名為“青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
根據德國方面官方授權對此次事故進行檢測的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調查結果,他們對700份冷凍草莓進行了檢查,在其中一份樣本上面發現了致病的諾瓦克病毒。
據了解,給德國學校提供草莓的公司屬于全球最大從事餐飲及綜合后勤管理服務的跨國公司索迪斯公司Sodexo的分公司,也正是這家公司在事件發生后立即在德國媒體上聲明要給中國草莓關門。按照德國企業所說,這批草莓是6月中下旬被采摘后,由“青島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冷凍和包裝,經過一個月的水上航行后,7月底抵達漢堡港。記者11日在青島海關查詢到,的確有一批草莓輸往德國,但這不能肯定是這批中國草莓導致德國學生食物中毒,也不能說明草莓在哪個環節被污染。
談“莓”色變
近一周來,由于并不確定被傳說的“青島企業”確切是哪一家,記者在青島走訪了多家涉及冷凍草莓出口業務的企業。
10月11日,在青島平度市另外一家食品有限公司,當了解記者來意之后,企業的負責人態度立刻發生變化。“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他們(指德國媒體)說的不是我們公司,我們也關注了這件事,但對于這件事,一個字都不想提……”
記者追問緣由,這名負責人沉默了片刻說:“事件不是還在調查嗎?咱們自己的媒體就放過咱們自己的草莓吧……”
10月14日,青島千葉食品有限公司辦公室的一名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近幾年已經不做冷凍草莓業務了,主要原因是成本太高,現在主要是做冷凍蔬菜的出口。”當記者問到他們業內對當前的“草莓中毒事件”怎樣看待時,這家企業的負責人說:“我們不做草莓,所以也不能說是‘業內’。但根據咱們目前的出口程序來說,任何中國食品在出口前都不會在源頭出現問題。”
在青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一名姓孫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進出口冷凍、速凍食品的檢驗檢疫業務流程。“第一次出口的或出口間隔期超過半年的企業,要對微生物、理化指標連續檢測3次。對常年出口的企業,微生物、理化指標每一種產品每年監控檢測不少于4次。對國外檢出問題的企業,要暫停出口查找原因,原因排除后,才能恢復出口,連續檢測3次,并加密檢查,三個月未出現問題后恢復正常監控檢測。”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