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河南食品網 ? 食品安全 ? 焦點透視

    正文

    廣州檢出用檸檬黃染色小黃魚 檸檬黃對肝腎胃均有害

    發布日期:2012-05-18  瀏覽次數:1986

      在員村農貿市場被工商部門檢出含有檸檬黃,有關部門已展開專項檢查  本月12日,廣州市民謝小姐向新快報記者獨家報料稱,她

    河南食品網訊

      在員村農貿市場被工商部門檢出含有檸檬黃,有關部門已展開專項檢查

      本月12日,廣州市民謝小姐向新快報記者獨家報料稱,她在農貿市場買了幾條小黃魚,拿回家刮魚鱗時發現手被染成了淺黃色,懷疑小黃魚被染色。隨后,記者走訪市場時發現可疑小黃魚,天河區工商分局的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將樣品送去專門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詳見本報5月12日A11版報道)。昨日,新快報記者從廣州市工商局獨家獲悉,經廣州分析測試中心檢測,送檢小黃花魚檸檬黃含量為0.003g/kg,檢測結果為不合格。

      檸檬黃對肝腎胃均有害

      本月12日下午,新快報記者來到謝小姐說的員村農貿市場,發現小黃魚都是放在冰上出售,在靠近門口的一家檔口,發現冰鮮小黃魚全身金燦燦的,下面鋪的冰塊已經被浸染成了淺黃色,用手捏一下魚身,手指上也會有淺淺的黃色印跡。

      昨日,檢測報告顯示送檢小黃魚檸檬黃含量為0.003g/kg。而按照國家標準,小黃魚不得檢出檸檬黃。廣東省食文化研究會會長、添加劑專家楊冠豐說檸檬黃可以用于食品但要按相關規定使用。他表示,檸檬黃用于小黃魚染色屬于違規操作。

      據了解,檸檬黃屬于食品合成著色劑,有著色力強、色澤鮮明、不易褪色、穩定性好等特點。專家介紹,合成著色劑價格要比天然色素便宜很多,而且染色的效果好。商家為了使產品的色澤外觀鮮艷,迎合部分消費者的不正確消費理念,在生產的時候超范圍、超限量使用著色劑。據了解,檸檬黃對肝臟、腎臟、胃壁都有不良影響,甚至在劑量很低時肝臟、腎臟的功能都出現不良反應。

      工商立案調查涉事檔口

      據檔主張某交代,該批黃花魚是5月9日從荔灣區某市場專營黃花魚的阮某處進貨,約10公斤,除剩下8條已被采集作樣品外,其余全部銷售完畢。其現場無法提供該批次的詳細進貨資料,僅有一便簽上寫明黃花魚1件,280元,批發者姓阮。為查找進貨源頭,天河工商分局與荔灣工商分局聯合調查阮某,但由于張某臺賬記錄不完整,執法人員暫未找到阮先生。目前,工商部門已對張某的違法經營行為進行立案查處。

      同時,天河工商分局已在轄區內各農貿市場開展黃花魚的專項檢查,對市場所賣產品用簡易的試紙法檢驗,如果發現有掉色現象再送檢。此外,工商部門將聯合農業部門進行專項整治。市工商局要求各工商所加強日常監管,敦促市場嚴格落實索證索票制度、臺賬制度,一旦發現不合格食品立即查處。此外,工商部門又抽查了一批小黃魚樣品送去檢測,結果將近期公布。

      近期盤點

      農產品安全事故近期頻發

      最近,食品安全事故高發區集中到了農產品。大白菜噴灑“甲醛”,韭菜添加“藍礬”……連小黃魚也添加了“檸檬黃”,而且就在廣州市場出現。1“翻新”土豆

      4月30日,《齊魯晚報》報道,棗莊嶧城區有人翻新水洗土豆,而且是“光明正大”地在村中道路上完成水洗、裝包過程。水泵直接將水抽入機器內,老土豆裝入鐵機器內,機器開始運轉,鐵毛刷滾動刷土豆。經過操作,之前黑黝黝的土豆鮮亮了很多,一些長芽土豆也因此變得光滑了。2“甲醛”大白菜

      5月7日,新華社報道,山東省青州市一些地方被傳出部分蔬菜商販使用甲醛溶液噴灑白菜進行保鮮。3“藍礬”韭菜

      5月8日,據《南京晨報》報道,家住南京下關的市民李女士反映,她買來的韭菜竟掉藍色粉末,擇完韭菜手指上有藍色殘留。“你別以為看著新鮮翠綠的韭菜就是好韭菜,那都是打了藥的,很多還是菜販子用藍礬噴上去保鮮的,這樣賣相好看而且保質期長,不容易蔫,因藍礬為硫酸銅,擇韭菜手上會發藍。”一位菜販曾這樣說道。4“海水晶”海參

      5月13日,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山東一些海鮮市場和酒店用有害人體健康的“海水晶”延長海參存活時間,已成為業內公開的秘密。5“敵敵畏”生姜

      5月16日,《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山東省青州市東夏鎮有些菜農在冬季儲存生姜時,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驅蟲保鮮。菜農坦承,當地的菜農儲存生姜都用這個。

      小貼士

      如何分辨小黃魚是否“染色”

      珠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李新輝教授說檸檬黃可溶于水,把染了色的小黃魚放到水里,會發生色素溶解現象,水呈淡黃色;此外,用紙巾輕抹小黃魚,會出現褪色現象。真的小黃魚只有魚肚處顏色較深,魚背處顏色較淡,且不均勻。由于小黃魚本身鱗片會產生自然的黃色素,但不會溶于水,用紙巾抹一下也不會褪色。

      專家說法

      法律技術規范不明確

      據了解,目前廣州市大型超市和農產品批發市場都要求設有自檢室,每日抽檢并公示。農產品檢測項目包括農藥殘留、甲醛、吊白塊、瘦肉精等。水產品的主要檢測項目是微生物、孔雀石綠、氯霉素、二氧化硫等。但自檢室均采取快速檢測方法,靈敏度不及法定檢測機構。

      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沒有明確提出可使用的保鮮劑、添加劑范圍和劑量,只是提出“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范”,然而,相關的強制性技術規范并不十分明確。廣東省食文化研究會會長、添加劑專家楊冠豐建議,政府部門應盡快健全法規加以規范。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友情鏈接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