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恒,這位27歲的復旦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在去年4月發現了“牛肉可能由致癌的牛肉膏制作而成”后,開始收集和關注中國食品安全危機信息——那個時候,他已經吃了半年的10元牛肉蓋澆飯套餐。
河南食品網訊: 5月22日,在上海徐家匯嘉善路一家新開張的快餐館,吳恒點了一份“宮保雞丁套餐”。
這是一道四川名菜:先將雞肉切丁,用蛋清、鹽、淀粉腌拌均勻,再放入燒熱的食用油炸熟撈起,然后在油鍋中放入干辣椒、蒜末爆炒,再下入雞丁翻炒,最后輔以醬油、料酒、味精、糖、醋、水、淀粉、香油炒勻并勾芡,放入花生米炒勻。
在吳恒的“擲出窗外”網站中,這頓午餐的每一份主、輔料都曾出現在那個被他自稱為“有毒食品的維基百科”的資料庫里。
“你現在吃飯會不會覺得很惡心?”記者問。
“沒辦法,已經習慣了。”他又吃了一塊雞肉。
兩個中國
吳恒,這位27歲的復旦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在去年4月發現了“牛肉可能由致癌的牛肉膏制作而成”后,開始收集和關注中國食品安全危機信息——那個時候,他已經吃了半年的10元牛肉蓋澆飯套餐。
“應該有所作為了。”已然“跳入火坑”的他決心要做些事情。
在研究生的頭兩年,吳恒和普通學生無異。泡圖書館、掛網、寫論文和背單詞是他的重心所在。2009年,也即是研究生二年級下學期,當他的同學都在思考未來的走向時,吳恒做了一個不那么主流的決定:延期畢業,去寧夏支教一年。
“支教是因為覺得社會責任感是公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當下社會,最沒有風險地體現社會責任感的事情就是當志愿者了。”他在人人網日志里這樣闡述自己的決定。
在支教時,他發現班里學生用的字典都是盜版的。在那個寒假,他去北京參加英語培訓時認識了牛博網和老羅英語培訓創始人羅永浩。當聽到吳恒有打算為孩子募捐錢買正版字典的想法時,“你可以上網發帖求助啊。”羅永浩建議說。
于是,吳恒在自己的人人網日志上公布了這個名為“一本正經”的計劃,羅永浩也在微博幫他進行了宣傳。最后,吳恒募捐到了45170.47元,實現了給孩子們買正版字典的想法。此外,他還有過更為瘋狂的舉動。在支教結束的那個暑假,他用了整整57天的時間,獨自從上海騎行到西藏。
他所受到的公民教育和實踐,讓他成為一個并不是只會口頭上抱怨的人。
2011年5月11日凌晨,他在人人網上發表了一篇日志,名為《尋志同道合者》。“做個有毒食品的維基百科要不要!”他在文章里寫道,“一塊來吧,我們也能改變點什么。”
就這樣,他召集到34名志愿者——除了1名負責制作網頁的之外,其他人都開始不停地搜索有關“食品安全”的新聞。
2011年6月17日,那個名為“擲出窗外”的網站正式上線。之所以會取這個名字,其中不乏有向美國前總統羅斯福以及食品安全相關立法者等“先行者”致敬的意味。
1906年作家厄普頓·辛克萊根據自己在一家加工廠的經歷寫了一篇名為《叢林》的紀實小說,里面不乏許多惡心的段落。時任總統羅斯福邊吃早餐邊閱讀此書,總統先生突然大叫一聲,跳起來,吐出了口中的食物,并把剩下的一截香腸扔出窗外。
隨后,羅斯福與辛克萊見面,推動通過了《純凈食品與藥品法》,美國食品藥品監督局的雛形得以創建。
[pagebreak]
在“擲出窗外”網站中,33名志愿者收集了正規媒體在2004年到2011年七年間,有關中國食品安全的17000多篇負面報道,并將經過挑選的2107篇上網。為了方便統計和查詢,他們將這些報道制成數據庫,并為每篇報道提取了包括事發地、涉及食品的種類、對人體有害的原因等在內的關鍵詞。
他們還在網站設置了一個添加接口。網友無需注冊即可自由上傳食品安全方面的報道。截至2012年6月3日,該網站已有2773篇報道,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增長。
近日,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片以其華麗的視覺奉獻了一場味覺盛宴,吊足了中國吃貨們的胃口。但吳恒忍不住從中潑了一盆冷水。
他5月底接受《今日美國》采訪時說:“舌尖上有兩個中國:一個是有傳統飲食文化和悠久歷史的中國,一個是‘擲出窗外’網站上的中國。”
在他的網站上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充斥著“黑心企業制造的黑心食品”的中國。
網站的首頁是以藍色和紅色為主基調的“中國食品安全形勢問題圖”,它會隨著年份(2004年到2011年)的變化而變化。其中藍色表示食品安全較好的地方,如果一個地方的顏色逐漸變紅,則表示安全警示級別在提升。而目前,從這份食品安全地圖看來,中國只有四個省份和地區的顏色沒有變化,它們分別是新疆、西藏、青海和臺灣。
作為網站主編的吳恒,除了審核這些報道外,還寫了一份數萬字的調查報告。這個名為《易糞相食:中國食品安全現狀》的報告,以模仿德國人馬丁·尼莫拉的詩作為開頭:“起初他們在嬰兒奶粉里摻三聚氰胺,我還沒有養孩子,我不說話……最后,我依然被毒死了,但沒有人能告訴我是什么原因,因為,后來大家都被害死了。”
“擲出窗外”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擲出窗外”的訪問量雖然穩步增長,卻一直默默無聞。隨著食品安全的問題越發突出,這多少令吳恒和網站志愿者們都感到沮喪。
今年4月23日,吳恒將自己關于食品安全的調查報告投稿給《蠻子文摘》。“當時正值食品安全問題頻發期,像吳恒這種有行動力的公民是這個時代的珍稀物種。”《蠻子文摘》的運營人員這樣認為。在當月29日,他們將調查報告幾番修繕后,正式在《蠻子文摘》刊出。
于是,“擲出窗外”瞬間火爆起來。10天后的5月3日,網站因訪問量過大而癱瘓,這也令吳恒始料不及。
在那十多天里,吳恒掏錢升級了網站的服務器,這段時間更新了36篇食品安全的負面報道,分別涉及牛奶、膠囊、蜜餞、花生油、沙琪瑪等食品。
5月7日,吳恒在一家專門發布網站世界排名的網站查詢到,“擲出窗外”在中國的排名為2144,高出麥當勞(中國)2000位。他喜出望外:“只要站到風口,豬都能飛上天。我是那只豬,‘飛天的豬’,互聯網就是這陣‘風’。”
目前又是學生們畢業離校的季節,本該在2010年就畢業的吳恒,因為支教和“擲出窗外”的緣故,把畢業日期推遲到了兩年后的今天。如今,他成了導師張曉虹口中的“五年級碩士”。
成名后,越來越多的人將他和“邀請總理和乙肝病毒攜帶者吃飯”的雷闖進行比較。吳恒自認他較之雷闖更保守,小心翼翼做網站,履行公民責任,“我佩服雷闖的勇氣”。
他說,之所以沒有走得更遠是為了保護自己。這個喜歡胡適的青年,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溫和的抵抗者。
“擲出窗外”域名的后綴是info,而非互聯網上隨處可見的.com。“我不希望網站像個公司(company)那樣去掙錢,而只是作為一個新聞數據的收集和信息(information)展示平臺。”吳恒這樣說。
網站提供了地區、食品名、關鍵詞查詢以及“隨便看看”等內容。此外,吳恒還設立了“中國食品達爾文獎”,旨在曝光那些“以毒害中國人為目的、起到毒害效果、挑戰了道德底線、突破了想象力、毒害人數較大、程度較深”的食品。此外,他們還會給首家曝光該類食品的新聞媒體頒獎,獎金為1.4元(諧音“一塊死”)。
在早前,網友們已經投票選出第一個有毒食品——“地溝油”,而1.4元獎金的“獲獎者”是《重慶晚報》。但據南都周刊記者了解,獎金迄今無人認領,按照規定,“獎金將進入獎池,累積到下一屆”。
[pagebreak]
約談之后
但隨著網站影響力的逐步提升,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也隨之而來。5月4日,吳恒接到了上海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下簡稱“食安辦”)相關人員的電話,對方表示要和他談談。
這不是他第一次被約談。
在去年6月20日,那正是小龍蝦、添加劑、地溝油、火鍋店、火腿腸頻頻出現問題之時,《中國青年報》首次報道“擲出窗外”后,《新華每日電訊》和《人民日報》6月21日即發表評論,支持他的公民參與行為。
據吳恒講述,一周后,學校負責學生工作的一位老師找過他,委婉地建議他關掉網站,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吳恒拒絕了,不過修改了網站內容的部分措辭。
學校新聞中心主任方明也找過他。在接受南都周刊記者采訪時,方明說:“我跟吳恒分析,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媒介環境,讓他注意保護自己。”
今年5月14日,食安辦致電吳恒表示要赴學校約談,理由是“既然我們是要來交流學習的,那還是我們登門比較好”。吳恒感覺很驚訝:“雖然我是看童話長大的,但聽到這段話,還是非常意外的,心里還是略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但很快,吳恒又以“納稅人”的身份糾正了這種錯誤感覺,他告訴自己和網友說:“(我)自然不是那種朝廷召見就會‘誠惶誠恐’,‘感激涕零’的傳統文人”。
5月15日下午,在復旦大學光華西主樓2201房,吳恒用69張PPT,將4萬多條反饋意見展示在食安辦正、副主任在內的一行9人面前。
“我們消費者該相信誰,又能相信誰?有權人可以吃特供,有錢人可以吃進口奶粉,窮人就只能吃三聚氰胺?”吳恒問道,“為什么我們缺少強有力的監管?”
“實際上,即使我們管食品安全的人,也沒有特供,我們也是自己從街上買。”食安辦一位官員辯解道。
緊接著,吳恒這個歷史地理學碩士又談到了美國成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這段歷史,食安辦一名官員說:“即使在發達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也會出現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
食安辦的官員提出,愿意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讓網站繼續做下去。吳恒婉拒了他們的好意。
談話進行了兩個半小時,輕松愉快。吳恒被政府誠懇的態度所折服,他認為這可能和他之前對政府的期望值太低有關。
“我一直沒有受到來自官方壓力。”他一再這樣強調。
在吳恒看來,對于政府應該有一定的“理解和同情”:“一方面,我們不應該有臣妾心態;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該裝外賓,中國的官員確實沒法一夜之間變成美國的官員”。
吳恒在人人網寫了這次約談的紀要,名為《那一年,我們一起推進的一毫米》。他跟朋友開玩笑說,如果按照自己的心態,這篇紀要有可能別名為:《吳恒教你如何兩個半小時內變五毛》。
他還記得,在約談期間,食安辦一官員問:“不知道吳恒同學的就業方向定了沒有?”“我看過關于他的采訪報道,他說將來不打算從事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 另一位官員馬上接話說。
于是眾人哈哈大笑。
吳恒說自己是認真的。他說他會堅持把網站做下去:“如果有一天,擲出窗外網不再是你想象中之時,請把它擲出窗外。”(來源:南都周刊)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