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將"推動使用海水淡化水"列為重點工作之一。"意見"提出,在滿足各相關指標要求、確保人體健康的前提下,允許海水淡化水依法進入市政供水系統。
2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將"推動使用海水淡化水"列為重點工作之一。"意見"提出,在滿足各相關指標要求、確保人體健康的前提下,允許海水淡化水依法進入市政供水系統。
"意見"指出,我國是淡水資源缺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且時空分布不均,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對緩解我國沿海缺水地區和海島水資源短缺,促進中西部地區苦咸水、微咸水淡化利用,優化用水結構,保障水資源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就海水淡化產業提出七項重點工作:一、加強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二、提高工程技術水平;三、培育海水淡化產業基地;四、組建海水淡化產業聯盟;五、實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六、建設海水淡化示范城市;七、推動使用海水淡化水。
針對七項重點工作之一的"推動使用海水淡化水","意見"特別提出,沿海淡水資源匱乏或地下水嚴重超采地區新建、改建和擴建高耗水工業項目,要優先使用海水淡化水作為鍋爐補給水和工藝用水水源。加強統一調度和監管,在滿足各相關指標要求、確保人體健康的前提下,允許海水淡化水依法進入市政供水系統。將海水淡化水作為海島新增供水的重要來源之一。將海水淡化水作為水資源的重要補充,納入水資源的統一配置,優化用水結構。推動和督促臨海、近海企業將海水淡化產生的濃鹽水用于制鹽及鹽化工產業。
"意見"提出了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發展目標,即到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達到220萬-260萬立方米/日,對海島新增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對沿海缺水地區新增工業供水量的貢獻率達到15%以上;海水淡化原材料、裝備制造自主創新率達到70%以上;建立較為完善的海水淡化產業鏈,關鍵技術、裝備、材料的研發和制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鏈接: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脫鹽取得淡水的過程,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水質好、價格漸趨合理,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約3500萬立方米,其中80%用于飲用水,解決了1億多人的供水問題,即世界上1/50的人口靠海水淡化提供飲用水。
目前全球有海水淡化廠1.3萬多座,海水淡化作為淡水資源的替代與增量技術,愈來愈受到世界上許多沿海國家的重視。
?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