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葡萄上市旺季,一則“果農濫用催熟劑”的新聞最近在網上傳播,報道稱西安某地執法人員將下轄葡萄園中約一萬公斤使用了催熟劑“乙烯利”的葡萄全部銷毀,不少網民擔心,吃了催熟葡萄對身體有害。
河南食品網訊 正值葡萄上市旺季,一則“果農濫用催熟劑”的新聞最近在網上傳播,報道稱西安某地執法人員將下轄葡萄園中約一萬公斤使用了催熟劑“乙烯利”的葡萄全部銷毀,不少網民擔心,吃了催熟葡萄對身體有害。事實果真如此嗎?
“乙烯利”是什么?催熟的葡萄還能吃嗎?南京市場上是否有催熟葡萄?記者15日走訪南京多家葡萄園,果農們紛紛表示,8月份正是葡萄自然成熟的時候,不需要用催熟劑,使用催熟劑反而會導致葡萄“熟過了”,影響銷售和口感。浦口盤城葡萄園老板胡偉告訴記者,南京陽光充足,氣溫適宜,自然生長的葡萄品質就很好,“用乙烯利催熟的葡萄不光口感偏酸,也不易儲存和運輸。”
葡萄育種栽培專家、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陶建敏說,新聞中所說的葡萄是因為過量使用了催熟劑,影響了葡萄質量,“這樣的葡萄賣出去影響當地品牌,才被勒令銷毀。其實,使用乙烯利催熟的葡萄對消費者來說并不可怕,吃了催熟葡萄并不會對我們身體健康產生問題,消費者不用擔心。”
專家表示,乙烯利是通過生成乙烯催熟水果的,而乙烯本身就是一種植物內源激素,可由水果自身分泌產生,只是由于自身產生的乙烯不足而需要外部添加,并誘導水果本身的內源乙烯,使水果自身快速產生乙烯氣體,加速自熟,這種外源添加的乙烯與水果自身產生的乙烯本來就是同一種物質。乙烯利在國內外廣泛用于香蕉等水果的催熟,但在葡萄上不一定需要使用,并且在葡萄產前使用效果也不一定好。
乙烯利的毒性很低,美國把它列入了豁免物質名單,這意味著乙烯利可以隨意使用,不需要制定殘留限量加以監管。目前為止,全世界沒有發生過一起因乙烯利等植物外源激素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同時,乙烯利降解快,產生的乙烯又是氣體,容易揮發,所以在水果上的殘留微乎其微,幾乎很難檢測出來。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新款兒童飲料Fruitizz 含糖量接近兒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