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河南食品網 ? 食品資訊 ? 熱點新聞

    正文

    十二五期間中國進口不合格食品超七成來自歐盟等地

    發布日期:2016-06-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瀏覽次數:1694

    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出的不合格食品來自109個國家(地區),其中超七成來自歐盟、臺灣地區、東盟和美國。

    河南食品網訊

      河南食品網訊 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出的不合格食品來自109個國家(地區),其中超七成來自歐盟、臺灣地區、東盟和美國。

      白皮書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總體穩定,但部分食品品種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和標簽問題較為突出。

      ——進口食品安全狀況總體穩定

      “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嚴格進口食品口岸檢驗檢疫,5年來共檢出不合格食品12828批、6.8萬噸、1.5億美元,沒有發生重大進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

      ——不合格進口食品的主要種類

      “十二五”期間,幾乎所有種類的進口食品均有檢出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法律法規要求的情況,其中約有一半是糕點餅干、飲料、糧谷及制品和乳制品。

      ——不合格進口食品的主要來源地

      “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出的不合格食品來自109個國家(地區),其中超七成來自歐盟、臺灣地區、東盟和美國。

      ——進口食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十二五”期間,進口食品的不合格的原因有20類,其中最主要的是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和標簽不合格,約占不合格食品總批次的四分之三。

      安全衛生問題中,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標、污染物超標較為突出,占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約一半;非安全衛生問題中,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證書不合格較為突出,約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4成。

      ——大宗進口產品質量安全情況

      乳制品方面,“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35個國家(地區)的進口乳制品中檢出不合格產品共計1167批、3596噸、1884萬美元,其中品質不合格、微生物污染、標簽不合格為主要原因,占不合格總批次的近八成。安全衛生問題中,大腸菌群、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污染,山梨酸、檸檬黃、亞硝酸鹽等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鐵、鉻、鋅等污染物超標等問題較為突出。

      “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15個國家(地區)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中檢出不合格產品67批次、133.6噸、217.6萬美元。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標簽不合格、品質不合格、污染物超標等。

      食用植物油方面,“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29個國家(地區)的進口食用植物油中檢出不合格產品共計168批、2.7萬噸、3347萬美元。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包裝不合格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不合格進口食用植物油總批次約7成。安全衛生問題中,黃曲霉毒素、苯并芘、甲苯、砷等污染物超標問題較為突出。

      肉類方面,“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24個國家(地區)的進口肉類中檢出不合格產品共計365批、4590噸、896萬美元。品質不合格、農獸藥殘留超標和非法進口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不合格進口肉類總批次約六成。安全衛生問題中,萊克多巴胺、呋喃西林等獸藥殘留問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微生物污染問題較為突出。

      水產品方面,“十二五”期間,各地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50個國家(地區)的進口水產品中檢出不合格產品共計692批、8227噸、2349萬美元。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貨證不符為主要不合格原因,占不合格總批次近6成。安全衛生問題中,單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腸菌群等微生物污染問題,鎘、砷、甲基汞等污染物超標問題,二氧化硫、硼酸、山梨醇等食品添加劑超量或超范圍使用問題較為突出。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所有原始/編譯文章及圖片、圖表的版權均屬河南食品網所有,如要轉載,需注明“信息來源:河南食品網”。

    ② 凡本網注明“信息來源:XXX(非河南食品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友情鏈接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