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食品網訊: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詹丹晴)5月17日,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海底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次日,海底撈底料供應商頤海國際(01579.HK)應聲大漲,截至收盤,報12.420元,漲幅達到11.89%。
根據招股書,海底撈營業總額連續三年上漲,由2015年的57.57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106.37億元 ,最近三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35.9%。海底撈主要業務包括餐廳經營、外賣服務、銷售調味料及食材三部分。2017年,海底撈的營業收入為103.88億元,其中外賣業務營收2.19億元,銷售調料及食材營收3031萬元,凈利潤11.94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36.2%。
食品安全成最大考驗
目前海底撈擁有及運營的餐飲數量達到320家,服務的顧客超過1億人次,2018年計劃開設180家至220家新餐廳,并加大智能廚房、智能存貨管理、提高等候區體驗等方面的投入。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記者,海底撈如果成功上市,對它的管理、整個質量內控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食品安全都將提出巨大的挑戰。
2017年8月,海底撈被爆出后廚老鼠亂竄、拿食客使用的鍋勺清理下水道、水果長蟲等一系列食品負面問題。海底撈在招股書中表示,“質量控制體系任何重大失誤或缺陷或會對我們的影響、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不斷有餐飲企業沖刺A股或港股上市,不過目前在A股上市的餐飲企業十分稀少,只有廣州酒家、西安飲食、全聚德,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餐飲企業也屈指可數,有呷哺呷哺、小南國、味千、唐宮中國等。
餐飲企業IPO之路曲折
不少餐飲企業沖關上市卻鎩羽而歸。就在今年5月8日,九毛九確認終止IPO。除了九毛九外,餐飲企業俏江南、凈雅、嘉和一品就曾沖刺上市失敗,狗不理多番籌備IPO遇阻后轉戰新三板才成功掛牌。
朱丹蓬表示,“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的情況下,餐飲行業上市最大的挑戰是整個供應鏈、運作鏈運行比較復雜,單店的把控難度大,食品安全隱患較大。”
有業內人士表示,餐飲企業現金交易多,消費者索要發票的比例不高,這使得其財務不明晰、稅務監管難,對上市造成一定影響。監管。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