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食品網訊:現在保健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也成為很多人互贈佳禮的物品,雖然價格都較高,但也并不影響其受歡迎程度,還有很多人對保健食品宣傳的功效深信不疑。
但是,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公布了8000余件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案,引發了社會上對保健食品新一輪的關注熱潮。
那么,保健食品真的有宣傳的那種神奇功效嗎?究竟該不該吃呢?讓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全名“保健食品”,是“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并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有直接治病的功效嗎?
提到保健食品,我們首先聯想到的是各種維生素藥丸。沒錯,各種礦物質、維生素是保健食品的一大類,國外一般稱為“膳食補充劑”,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不以提供能量為目的的產品,主要作為食物營養成分攝入不足的補充。
顯然,保健食品的作用主要是養生保健,不是直接治療疾病。
保健食品的安全和有效性不如藥品
與藥品對疾病同時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特性不同,保健食品不得涉及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功能,不能以任何宣傳形式使人們產生這樣的誤解,保健食品說明書必須標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
保健食品強調的是“聲稱”具有保健功能,然而評價保健功能如何是具有一定彈性的,跟保健食品申報廠家的誠信關系很大。
為什么很多人相信保健食品是“神藥”
很多人寧愿高價購買保健食品,一方面是相信其作為食品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看到了其宣傳的快速見效,將其奉為“神藥”。
有些患者服用保健食品后,感覺癥狀減輕了,不排除保健食品大肆宣傳療效給人們的心理暗示作用。
另外,對“保健”功能的界定是一個較為模糊的概念,如同吃飯、睡覺和運動一樣,雖然也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但是卻不能快速有效的體現。
于是,一些不良商家為了追求利益,在宣傳保健食品安全無副作用的同時,違法添加一種或者多種具有降壓、降糖、降脂等效果的西藥處方藥,消費者使用后效果明顯,很容易被“神藥”所蒙蔽,不惜重金購買使用。這些添加藥物的使用不當,輕則延誤病情,重則危及生命!
如何科學對待保健食品?
我們并不片面否定保健食品本身應有的效果,但是對于市面上非正規廠家生產的某些“特效”保健食品,消費者需要格外提高警惕,并拒絕購買。
保健食品可以看做一日三餐之外的“小點心”,成為規律的生活、正確的鍛煉和美好的心情的輔助品,在身體狀態欠佳時適當調劑。
然而,生病了就應該及時就醫,按照醫囑接受專業的藥物治療,這是最安全、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來源: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
專家:田靖博士,原成都軍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治醫師。陳海旭博士,解放軍總醫院南樓臨床部、老年疾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老年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監制:陳璟春
編輯:趙冰
校對:凌陳
電話: 0371-86563572  郵箱:kf@zhuoqi365.com  版權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0903916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