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資訊

    糧油界黑科技,金龍魚“零反”背后的秘密

    2020-07-24 10:07

    01、

    "14億國民需要的是貨真價實的科技成果!"

    當人們感慨,距離4G網絡的誕生已過去了10年,距離第一代智能手機發布已過將近11年,直至今天,由中國主導的5G網絡,支付系統,運輸技術正在影響全世界,站在嶄新的時代風口,我們不得不承認,科技,已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不僅如此,科技也成為了一家企業,一類產品能否與時代接軌的重要因素。

    提及科技,當我們的目光還聚焦在電子科學領域,作為糧油企業巨頭的金龍魚已率先開創綠色精準工藝,"智"造零反式脂肪食用油,并號稱此舉系金龍魚從傳統糧油企業跨向科技型企業的關鍵一步。

    科技絕非夸夸其談,金龍魚的綠色精準工藝憑什么能與科技掛鉤?

    在全民飲食結構升級的背景下,標志著"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零反糧油產品,其出現的意義何在?

    當食用油行業應對消費升級,以至于新產品層出不窮,可大多數僅僅停留在噱頭包裝、炒高價格、炒作概念,技術含量并無太大突破之時。

    金龍魚不可避免的要買對來自國民銳利的提問:

    開創綠色精準工藝,推出零反式脂肪食用油,是跟風,還是貨真價實?

    02

    金龍魚綠色精準工藝被譽為糧油界的黑科技,真相來自兩個維度。

    首先是飲食健康維度,中國人對反式脂肪酸的攝入 50%來自于食用油。

    食品相關部門在 2011 年底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 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 28050- 2011)中便規定:

    "食用品的生產用料中,如取用了氫化或部分氫化油脂時,在其產品標簽上的營養成分構成表中應當表明其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明確對反式脂肪酸的使用量進行了限制和監督。"

    可即便我國對反式脂肪酸的相關研究逐漸變多,對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監管也愈加關注,但相對于發達國家的重視程度仍略顯不足。

    國民關于反式脂肪酸的認知程度上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

    相關專家曾對目前市場上在售的大量食用產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87% 的被檢測樣品含有反式脂肪酸,其中奶油制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大于 8%,餅干面包類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竟高達 30%......

    更甚者在于食品標簽的公示往往與實際不符,這表明我國食品監管部門和消費者應更為關注,并加強食品健康意識。

    面對較為嚴峻的,反式脂肪酸對健康造成的威脅,世衛組織代表也曾呼吁:

    "我們為什么要讓孩子們攝取這種不安全的食物成分?"

    如今,金龍魚成功實現食用油零反式脂肪酸,且在加工過程中保留了原料8成的營養元素:植物甾醇及維生素 E。

    陽光零反式脂肪葵花籽油,采用綠色精準工藝,原料100%源自歐洲進口,不飽和脂肪酸平均含量達 87%,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 E;

    金滴零反玉米油,植物甾醇達到了8080ppm(毫克/千克),采用非轉基因玉米壓榨,富含維生素 E,是金龍魚玉米油系列高端代表產品。

    金龍魚還斥2億巨資,啟動26座工廠,全面建成綠色產業鏈,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工藝,產品檢驗能力等復雜產業鏈流程構筑中建立全面的"零反體系"。

    所謂綠色精準工藝,有四大亮點:

    1、精選原料,限定原料標準,原油中僅20%達到篩選標準?

    2、精準識別,精準分析葵油、玉米油特性,為其量身定制的加工工藝,降低有害物成分

    3、精細制油,保證產品品質,維生素E及植物甾醇雙保留,在生產過程中保留率達80%以上

    4、精煉適度,工藝的全程嚴格管控,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實現了糧油加工業"十三五"規劃中的綠色發展目標。

    "零反"團隊成員將這一切總結為:

    "在探明加工過程營養成分和危害物遷移變化規律基礎上,以較大程度保留營養成分、去除和避免危害物形成為目標的更精細、更準確的加工方式。"

    但是,降低反式脂肪酸的比例還不足以證明,綠色精準工藝是糧油企業跨界科技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杰作。

    綠色精準工藝的價值還在于它能使食用油加工過程中的蒸汽消耗降低69%,廢水排放減少78%,碳排放量減少30%。

    正如一位商業領袖所發問的:如何用科技改變生活,如何解決我們可能想不到的、未來的很多問題?

    "我們把幾億年以來的森林資源、地下所有的煤炭、石油,都在近幾百年來挖出來燒掉。沒有害嗎?溫室效應、環境污染、現在的空氣、現在的水、現在的土壤,都需要我們后面還債的,這些都是很大的問題。"

    當今科技的發展,應該在更多有識之士的引領下向好的方向發展,解決更實際的社會與環境問題,正如金龍魚花費數年,不遺余力的研發綠色精準工藝一樣。

    這一切也足以證明,無論從飲食健康,還是社會發展的維度,金龍魚正將糧油發展與科技結合進行"真正的實現"。

    03、

    回顧改革開放之前,當時中國還沒有現代化的食用油產業和油脂市場,國營糧油店賣的都是小作坊生產的散裝"毛油",衛生安全還存在很大的隱患,工廠也經常供應不足。

    直至1991年,中國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在深圳誕生,散裝油漸漸退出了國人的廚房,取而代之的是經過精煉、采用獨立透明包裝的小包裝油,國人用油情況首次迎來變局。

    近三十年來,金龍魚一直致力于通過科技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引領和推動中國糧油產業不斷轉型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有力的推動了中國實現從糧食生產大國到糧油產業強國的轉變。

    回顧金龍魚的一路發展,"零反"食用油與綠色精準工藝或許只是中國糧油發展長河中的一小步,然而放之現實,卻一定是糧油布局科技,為國民造福的一大步。

    分享到:
    a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