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管局印發《深入開展互聯網廣告整治工作的實施方案》,決定于4月10日至12月31日在全省開展互聯網廣告專項整治工作,緊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互聯網虛假違法廣告問題,突出重點領域,加大執法力度,著力祛除互聯網廣告市場“頑疾”,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根據方案要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強化廣告導向監管,嚴肅查處涉及導向問題、政治敏感性、低俗庸俗媚俗或者社會影響大的互聯網違法廣告。同時以社會影響大、覆蓋面廣的門戶網站、搜索引擎、電子商務平臺、微信公眾號為重點,突出移動客戶端和新媒體賬戶等互聯網媒介,針對醫療、藥品、保健食品、房地產金融投資理財等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的虛假違法廣告,加大案件査處力度,査辦一批大案要案。重點査處以下8類互聯網違法廣告:
◆未經審查或未標注批準文號發布的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廣告。
◆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斷言保證,說明治愈率、有效率,利用廣告代言人作推薦、證明等違法內容的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
◆夸大產品功效,宣傳具有疾病預防、治療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廣告。
◆對未來效果、收益等相關情況作出保證性承諾,明示或暗示保本、無風險或保收益的金融投資理財、收藏品、招商廣告。
◆對升值或投資回報有承諾,或者對房地產項目的交通、商業、文化教育設施作誤導宣傳的房地產廣告。
◆妨礙社會公共秩序、違背社會良好風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廣告。
◆校外培訓機構發布的違法互聯網廣告。
◆社會公眾反映強烈的其他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
在專項整治過程中,市場監管部門還通過多種形式和載體,向消費者普及鑒別互聯網違法廣告的知識。適時組織互聯網廣告媒介、廣告主等有關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培訓。與轄區內重點貼標網站有關負責人簽訂《抵制發布互聯網違法廣告承諾書》,綜合運用行政提示、行政告誡、行政約談、行政建議等方式,實現對違規傾向或輕微違規行為的及時提醒和糾正。將行政處罰作為互聯網廣告事中事后監管的常態化手段和著力點,查處和曝光一批典型互聯網違法廣告案件,震懾互聯網違法廣告發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