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放、管、服”并重
2018-02-15 12:00
在大型超市、賣場的冷藏食品區試行溫度監控報警系統,推廣網絡訂餐袋裝密封包裝,將“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引入餐館后廚……這是徐匯區市場監管局11日發布的食品安全領域“放管服”改革新政“16條”。
放:為守信企業按下“快進鍵”
以前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延續手續,幾乎相當于辦新證的流程,等交材料、看場地等步驟走下來,差不多要花一個月時間。根據“新政16條”,如今在徐匯注冊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只要一個月內無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年度食品安全抽檢中無不合格結果,且主要生產經營條件未發生變化的,延續換證時,只要由申請單位做出書面承諾,市場監管部門不再組織現場核查,并且在三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
管:鼓勵外賣小哥內部舉報
第三方網絡訂餐平臺的無證店、“幽靈店”屢禁不止,一直是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痛點。一個平臺的入駐餐飲單位有三萬家左右,無論是監管部門還是第三方平臺,都沒有足夠的人力和有效的手段對無證餐飲“一網打盡”。
不過,在徐匯區市場監管局的指導下,美團外賣已在全市率先建立了無證照食品生產經營內部舉報獎勵機制,鼓勵外賣小哥在取餐時如發現門店無證照經營或與平臺地址不符,向平臺舉報。一旦核實,平臺會將問題商戶下線,對舉報屬實的外賣小哥給予內部獎勵,并及時把線索通報給市場監管部門。
此外,為應對網絡訂餐食品安全隱患,徐匯區市場監管局正會同食品安全行業協會、第三方網絡訂餐平臺、入網餐飲單位等,推廣網絡訂餐配送使用一次性防拆卸的密封包裝,使用封條、塑料拉鎖等方式,一旦已包裝密封的食物被拆開過,消費者很容易就能發現。
服:小圖紙讓業主省時省心
“老師,冷菜間的布局怎么畫圖紙啊”,“我要申請現制現售類別,您看這個機器應該放在什么地方”,“洗碗間要畫在圖紙的什么地方”……這些都是餐飲企業辦證窗口聽到最多的問題。在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辦理中,根據申請單位的經營類別,對經營布局也有著不同的要求,一張小小的圖紙往往是餐飲單位辦證的難點所在。有的餐飲單位在現場勘察不符合要求之后反復修改,為了一張圖紙跑斷了腿;有的餐飲單位請專業公司設計圖紙,增加了經營成本……
針對這類普遍性問題,市場監管局為申請比例最高的小型飯店、現制現售店鋪等繪制了常規、通用型的食品加工場地平面示意圖樣本、圖例,供申請人參考,并提供圖紙預審、提前現場勘察服務,使食品生產經營許可的申請變得省時、省力、省心。 (記者 裘穎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