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3 09:59
我的夢想很快將會實現,有信心在3年內實現第四期超級雜交稻的攻關目標。近日,在接受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考察團媒體簡短采訪時,袁隆平院士透露了這一消息。 此前的4月9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與袁隆平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
“我的夢想很快將會實現,有信心在3年內實現第四期超級雜交稻的攻關目標。”近日,在接受“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考察團媒體簡短采訪時,袁隆平院士透露了這一消息。
此前的4月9日,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與袁隆平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南繁基地,共同宣布啟動第四期超級雜交稻攻關,力爭用5—8年培育出具備畝產1000公斤以上產量潛力的超級雜交稻新品種。
在袁隆平看來,水稻要高產,要有四個優良條件配套:一是良種,品種要好;二是良法,栽培方法要好;三是良田,基礎要好;四是良態,氣候生態環境要好。
今年,第四期超級雜交稻在湖南有5個試驗點,其他省有3個試驗點。“其中有三四個品種在海南試驗后初步會達到畝產900公斤以上,那么在湖南就可能達到畝產1000公斤。”袁隆平解釋說,海南海拔只有17米,晝夜溫差小,生長期只有130天;而湖南有150天的生長期,且晝夜溫差大。湖南已選定隆回、溆浦等5縣作為首批超級雜交稻畝產1000公斤攻關點。
袁隆平告訴記者,第一期超級雜交稻示范田畝產為700公斤,推廣后達到550公斤;第二期超級雜交稻畝產800公斤,推廣后達到600公斤。如今,第三期超級雜交稻畝產900公斤的目標也實現了,推廣后為650公斤。“第四期超級雜交稻的目標實現后,預計大面積推廣后能達到700公斤的畝產。”袁隆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