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科技

    讓淮山藥進入更多百姓餐桌

    2011-12-27 11:00

      淮山藥,在我國北方稱山藥,南方叫淮山,將之合一,便有了淮山藥之名。   測產由廣西自治區農業廳組織,測產組由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所副研究員劉龐源等5位專家組成,測產品種是桂淮7號。  測產開始,專家們分工指揮農工按規定從

    ?  淮山藥,在我國北方稱“山藥”,南方叫“淮山”,將之合一,便有了“淮山藥”之名。

      測產由廣西自治區農業廳組織,測產組由北京農林科學院蔬菜所副研究員劉龐源等5位專家組成,測產品種是桂淮7號。

      測產開始,專家們分工指揮農工按規定從地里挖薯。前來觀摩的代表不時湊上前去觀看。

      2小時后,劉龐源宣布:每畝有效株1321株,平均單株重2.61公斤,最大單株重6.21公斤,平均每畝鮮薯3468.75公斤,現場響起了一片掌聲。

      “來,嘗一嘗味道!”

      在基地管理員住地,隨著課題組副研究員甘秀芹一聲吆喝,大家來到桌前,端起剛出鍋的淮山藥品嘗起來。

      “味道不錯,我吃了兩碗,看來中午飯可免了!” 江西農科院經作所的小伙子湯潔興奮地說。記者也拿了一碗,吃后覺得口感很好。很快,一大鍋淮山藥湯已剩不多。

      記者問劉龐源:“你們也研究山藥,覺得怎樣?”

      “還沒吃過這樣好的山藥呢。明年我們要引點種子在北京試驗種植,爭取讓首都百姓也能吃上好淮山藥。”

      該課題組負責人叫韋本輝,是農業部淮山藥行業專項首席專家。他告訴記者,淮山藥是菜糧兼用的作物,加快淮山藥產業發展,不僅有利于改善老百姓的食物結構和健康,也有利于糧食安全。就拿桂淮7號來說,鮮薯中含淀粉20.8%,蛋白質3.1%,氨基酸總量2.24%,還有鐵、鋅等多種微量元素。

      為推進淮山藥產業發展,他們從淮山藥種質資源或品種的優良變異株中篩選出桂淮7、8、9號新品種。在廣西南寧、欽州、玉林,以及江西、湖南、浙江等地試驗和示范,普遍表現良好,江西的小試畝產還達到4052.8公斤。

    分享到:
    av视频